第447章 像以往那样
他发现,自己在每一次设计中,似乎都在追求某种既定的美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设计风格。尽管这种风格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但他内心却隐隐感到一种束缚,仿佛自己的创意被框定在了一个有限的框架内。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席笑感到困惑。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突破已有的设计界限,创造出真正有新意的作品。他甚至开始害怕每次接到新的设计任务,因为他担心自己会陷入一种自我重复的循环中。
一天深夜,席笑坐在工作室的桌前,灯光柔和地洒在草图纸上。他的手握着铅笔,却迟迟没有动笔。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已经完成的作品,它们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和困惑。他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下一步的方向。
“你到底在追求什么?”他在心底自问道。这个问题让他愈发焦虑,仿佛在无形中,有一双眼睛在审视他的一切。然而,席笑知道,答案并不会轻易浮现。
正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他的好友兼同行,李然。李然也是一名设计师,但他的风格与席笑截然不同,更加自由奔放,常常大胆挑战传统设计的规则。席笑接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李然爽朗的声音。
“席笑,最近怎么样?我听说你那个家具设计大获成功,真是厉害啊!”
席笑勉强笑了笑:“还好吧,最近有点烦。”
李然敏锐地捕捉到他的情绪:“怎么了?说来听听,也许我能帮上忙。”
席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了李然。李然听完后,没有急于给出建议,而是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思考。
“席笑,我觉得你需要放松一下,”李然最终说道,“我们每天都在设计、创作,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惯性思维。为什么不试着打破这种惯性呢?去做一些你从没做过的事情,哪怕和设计无关,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席笑静静地听着,心里开始思考李然的话。他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需要一种全新的体验来打破现有的思维模式。挂掉电话后,他决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体验一些他从未尝试过的事物。
第二天,席笑驱车前往郊外的一座小镇。这个小镇以传统手工艺闻名,许多老手艺人都在这里生活、创作。席笑对这些传统工艺并不熟悉,但他隐约感到,这里或许能为他带来某种启发。
他来到一间老式的手工作坊,那里摆满了各种精致的手工艺品——木雕、陶瓷、织物,无不展现出手艺人对材料和技艺的深刻理解。席笑与一位年长的木雕师傅聊了起来,师傅双手粗糙,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
“这些木雕真是太精美了,”席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您是怎么做到的?”
师傅笑了笑,回答道:“雕刻不是急活儿,需要慢慢琢磨。每一块木头都有它自己的脾气,你要学会和它对话,感受它的纹理、质感,然后顺着它的性子来雕刻,才能雕出好作品。仿佛师傅的话在他心中敲响了某种共鸣。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也需要重新审视与设计对象之间的关系。设计并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与材料、与灵感之间的一种微妙互动,是一种内心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