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伪善至极(第2页)

  原先,寺院可作为救济场所,然而,后来寺院的救济事业渐渐变成了高利贷剥削。”

  杜酆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这是救济吗?

  这不摆明的高利贷集团嘛!

  老者说起了佛教放高利贷的手法。

  “寺院依附民所受的剥削压榨,比起世俗界农民所受的并不轻。

  寺院剥削的主要方式是租佃制。

  比如北朝时,封建政府将罪犯和官奴给予寺院的仆役——佛图户,除“供诸寺扫洒”外,还要“岁兼营田输粟”。

  又如北魏的僧祗户,他们每年需向僧曹输谷六十斛。

  身受沉重经济剥削的同时,他们又被套上了一条神权枷锁,这样双重的重负使他们的处境比俗界农民更凄惨。

  因此,残酷的压迫剥削,也就激起了僧众的反抗。

  僧尼有免役调租税特权,寺院的依附民也不向国家纳租税出调役,这已播下官方和寺院间矛盾的种子。”

  美其名曰的放高利贷就算了,还要给你套上一个思想的枷锁。

  你就说这玩意贱不贱?

  “当僧众人数少,依附人口不多,僧众又能劝人为善,服从统治时,这矛盾还不突出。

  等到僧众人数多,严重影响官方税收,僧众又在民间不是起劝化的作用,而是起反作用。

  这样一来,作用政府和寺院间的矛盾就突出了。

  限制壮年劳动者出家,强制僧尼还俗,严厉取缔佛教寺院的“灭佛”也就出现了。

  如上所述,佛教增多一个僧徒,即朝廷损失一个丁男的赋役。

  而朝廷也总要会感到佛教是侵夺人口的无底巨壑。

  还有一种威胁,即佛教从思想上俘虏中国人作佛奴:

  生活、礼仪、思想完全被天竺佛徒同化。

  寺院有其僧,有其僧兵,不受国家律令的约束,一个寺院等于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佛国。”

  听到这些,杜酆忍不住咂舌。

  这玩意还会蛊惑人心,祸国殃民!

  啧啧啧,这是正经教派吗?

  “佛国愈多,对当时朝廷的威胁就愈大,所以说,朝廷废佛是有理由的。

  朝廷灭佛实际上是封建世俗地主与寺院地主之间矛盾激化的反映,但从侧面也反映了儒佛道三教之间的激烈斗争。”

  老者说到这,就被杜酆打住了。

  若是无人灭佛,抑制佛教的发展,恐怕今时今日的华夏早已被这些佛占领了!

  杜酆也明白了,地藏王为何会对这次审判如此在意。

  眼前这四个人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他佛门的发展,势力的壮大,可谓是他佛门的仇敌!

  此时,杜酆缓缓起身,走到了拓跋焘四人身前,开口问道:

  “若是让你们再做一次选择,你们还会灭佛吗?”

  四人没有过多的思索,语气坚定、铿锵有力的开口说道:

  “灭!”

  “若有机会,如此邪教,必灭它十次百次!”

  “外夷谬诞之术,祸国殃民,鱼肉百姓,灭!”

  “只恨当时心软,若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必剿灭世上所有妖僧,还人世间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