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亭 作品

第527章 刘盆子让位 宋司空拒婚(第2页)

邓禹已经入关,探得长安空虚,倍道进兵,径入长安,屯兵昆明池,大飨士卒。嗣率诸将斋戒三日,礼谒高庙,收集十一帝神主,遣使奉诣洛阳。光武帝刘秀加封邓禹为梁侯,此外各功臣亦晋封侯爵,各赐策文。文云: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尔子孙,长为汉藩!

封赏已毕,光武帝刘秀便就洛阳建置宗庙社稷,并在城南设立郊天祭坛,始正火德,色仍尚赤。正在制礼作乐的时候,突然接到真定警报,乃是真定王刘扬,与绵蔓县贼勾通,私下谋反。光武帝刘秀乃遣将军耿纯,持节前往幽冀间,借着行赦为名,探验虚实,便宜行事。

刘扬为郭夫人母舅,从前光武帝曾经投依真定,得纳郭氏,结为姻亲。见前文。至汉光武刘秀即位,刘扬忽然阴生异志,不愿称臣。他与光武帝世系相同,均为汉高祖九世孙,又因为他脖子上有赘瘤,故诡造谶文,说是赤九之后,瘿扬为主,意欲借此欺人,传闻远近。耿纯既至真定,留宿驿舍,探得刘扬造作讹言,谋反之事属实,乃邀刘扬相见。刘扬因耿纯母为真定刘氏,颇有亲谊,料耿纯不敢为难,且胞弟让与从兄绀,俱各拥兵万人,势亦不弱,怕甚么一介朝使?于是带领将士,及兄弟二人,昂然出城,亲至驿舍中拜会。

耿纯出舍相迎,延请刘扬入内,备极敬礼,复请刘扬兄弟一同面谈。刘扬兄弟不以为意,就令将士留待门外,大踏步趋入舍中。

耿纯与他周旋片刻,只说有密诏到来,当闭门宣读,俟门已扃闭,立即指麾从吏,把刘扬兄弟三人拿下。

刘扬兄弟还自称无罪,经耿纯详诘反状,说得他有口难分。诏命一传,三首骈落。当下开门径出,宣布刘扬兄弟逆案,举首示众,众皆瞠目无言。

耿纯又谓汝曹无罪,应该奏闻天子,立刘扬亲属,仍为汝主。众情尤为悦服,喏喏连声,遂引耿纯入真定城。

耿纯慰抚刘扬家属,叫他静听后命,方才还报。光武帝刘秀果然封刘扬之子刘德为真定王,使承宗祀,真定复平。想仍为了郭夫人面上。

上党太守田邑,举部请降。光武帝刘秀使邑持节,招降河东军将鲍永。鲍永即前司隶校尉鲍宣之子,鲍宣为王莽所杀,鲍永伏居上党,以文学知名。更始二年,征鲍永出仕,迁擢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镇抚河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鲍永领兵赴任,击破青犊等贼,得超封中阳侯。至刘玄破败,三辅道绝,光武帝刘秀遣使招谕,鲍永尚有难意,拘系使人。及田邑持节招降,方知刘玄已死,乃释放来使,遣散部曲,封上将军列侯印绶,但与故客冯衍等,幅巾束首,径诣河内见驾。

光武帝刘秀召鲍永入宫面问道:“卿拥有重兵,今已何往?”

鲍永离席叩首道:“臣前事更始,不能保全故主,负惭实甚,若再拥众求荣,更觉无颜。所以一并遣散,束身来归。”

光武帝刘秀作色道:“卿言亦未免自大呢!”

说着,即挥鲍永使退。时怀县守吏为刘玄亲将,负固不服,光武帝刘秀遣将前往攻击,多日不克,乃更召鲍永与语,使鲍永招降。鲍永与守吏素来相识,奉命往抚,片言即下。

光武帝刘秀始大喜,拜鲍永为谏议大夫,引令对食,且赐他上商里宅,鲍永拜辞不受。寻闻东海盗帅董宪,分兵扰鲁,因拜鲍永为鲁郡太守,拨兵数千,使他平乱。

鲍永受命即行,独鲍永门客冯衍,向有才名,与鲍永来归,也想博取爵位,借展才能。偏光武帝恨他迟迟来降,废黜不用,冯衍未免失望。

鲍永就职时,私自安慰冯衍道:“从前高祖诛丁公,赏季布,俱有微权,今我与君同遇明主,何必过忧?”冯衍意终未释。后来做了一任曲阳令,诛获剧盗,仍然不得超迁,坎钪丈恚惟着述甚富,传诵当时。后人谓光武知人,尚失冯衍,几乎把冯衍比为贾长沙。即贾谊。董江都一流人物,说亦难信,读者但阅《冯衍列传》,自有分晓,作者就不用啰嗦太多了。

且说光武帝刘秀援据谶文,始登大位,因见人心悦服,诸事顺手,乃将赤伏符作为秘本,事多仿行。符中曾有谶语云:“王梁主卫作玄武。”玄武系水神名号,光武帝刘秀因此以为司空一职,管领水土,想来符中玄武名目,当是司空代词。可巧王梁为野王县令,当即遣使召入,擢王梁为大司空。

王梁自随光武帝,平定邯郸,便令他出宰野王。至入任司空,才未称职,年余罢去,改用长安人宋弘。

宋弘曾为哀帝平帝时的侍中,王莽使为共工,及赤眉军入关,胁宋弘就职,宋弘投入渭水,经家人救出,佯作死状,始得免归。

光武帝刘秀听闻他清廉正直有节操,特征为大中大夫。宋弘正色立朝,仪容端肃,更为光武帝刘秀所称赏,乃迁为大司空,使代王梁后任,加封栒邑侯。

宋弘持身俭约,所得的俸禄,分别赡养九族,因此位列公卿,不啻寒素。光武帝体贴入微,徙封宋弘为宜平侯。宜平采邑,比栒邑为多。宋弘仍分给族里,家无余资。曾推荐沛人桓谭为给事中,为帝鼓琴,辄作繁声。宋弘朝服坐府第中,召桓谭加责,不稍徇情。既而光武帝大会群臣,复使桓谭入殿弹琴。宋弘正容直入,惹得桓谭手足失措,弹不成声。

光武帝未免惊异,顾问桓谭。桓谭尚未及答,宋弘离席免冠,顿首谢罪道:“臣荐谭入侍,无非望他忠诚辅主,称职无惭。不料他诡道求合,反令朝廷耽悦郑声,这是臣所荐非人,理应坐罪!”

光武帝刘秀闻言改容,仍令戴冠,嘱桓谭退席,不复听琴。

宋弘更别求贤士,引为侍臣。一夕入宫进谒,看见御座旁边所排列的屏风,尽绘画排列着的美女。光武帝刘秀屡次顾及,宋弘即从旁进规道:“未见好德如好色,圣训果不谬呢!”

光武帝刘秀听着,即命人将屏风撤去,向宋弘微笑道:“闻善即改,卿以为何如?”

宋弘答说道:“陛下德业日新,臣不胜喜庆呢!”

光武帝刘秀有二姊一妹,长姊名黄,次姊名元。元即邓晨妻室,先已殉难。见前文。妹名伯姬,已嫁李通为继室。建武二年,追封次姊元为新野长公主,又封长姊黄为湖阳长公主,妹伯姬为宁平长公主。召通入卫,封固始侯,拜大司农。独湖阳长公主,方在寡居,光武帝怜她岑寂,特与语及大臣优劣,微窥姊意。

公主说道:“我看朝上大臣,莫如大司徒宋公,威容德器,非群臣所可及!”

光武点首道:“我知道了。”光武颇重名节,奈何欲姊再醮?待至宋弘进见,乃令公主坐在屏后,自出语弘道:“俗语有言:‘贵易交,富易妻,’这也是常有的人情,卿可知此否?”

宋弘正色道:“臣闻贫贱交,不可忘;糟糠妻,不下堂!”光武帝不待说毕,便回顾公主道:“事不谐了!”公主怏怏返入,弘亦徐徐引退,一场婚议,从此打消。有诗赞宋弘道:

夫宜守义妇宜贞,礼教昌明化始成;

毕竟宋公能秉正,糟糠不弃两全名。

帝姊不得再婚,帝后却已册定。欲知何人为后,请看下回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