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亭 作品

第512章 良相遭害 幸臣失势

却说谏大夫鲍宣,表字子都,渤海郡高城县(今河北省盐山县)人。好学明经,家本清苦。少年曾受业桓氏,师弟相亲,情同父子。

师家有女桓少君,也有很高的品德。鲍宣曾经就学于少君的父亲。桓少君的父亲赞赏鲍宣虽贫苦而为人清白,就把女儿嫁给他,陪嫁的礼物很丰盛。鲍宣见了并不喜欢,就告诉妻子说:“你生长在富裕骄奢的环境之中,习惯了美丽的装饰。而我确实是处境贫穷,不敢承受这样的厚礼。”

妻子回答说:“我父亲因为先生注重品德修养,保持俭朴的生活,因此让我出嫁而服侍你。既然我乐意嫁给你,你的意见我都接受。”

鲍宣高兴地笑着说:“你能够这样,这就是我的愿望了。”于是,桓少君把华丽的服装和饰物全部归藏起来,改穿短布衣裳,和鲍宣一起拉着小推车,回到家乡。拜见婆母后,就提着水瓮去汲水,奉行做媳妇的礼节,鲍宣家乡的人都称赞她。

既而鲍宣得举孝廉,入为郎官,大司马王商,听闻鲍宣高行,荐为议郎,大司空何武,复荐鲍宣为谏大夫。鲍宣不屑苟谀,所以上书切谏。汉哀帝置之不理,鲍宣亦无可如何。

忽由息夫躬上言,近年灾异迭见,恐有非常变祸,应遣大将军巡边,斩一郡守,立威应变。这话简直毫无道理。

汉哀帝即召问丞相王嘉,王嘉当然奏阻,汉哀帝却只信息夫躬,不从王嘉所言。这真是一个愚蠢的皇帝。

建平四年冬季,定议改元,遂于次年元日,改称元寿元年,下诏进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两大将军同日简选,意欲遣一人出巡,依着息夫躬所言,那知是当日下午,发生日食,汉哀帝不得不诏求直言。丞相王嘉,又将董贤劾奏一本,哀帝心中不怿。

丹阳人杜邺,以方正应举,应诏对策,谓日食失明,是阳为阴掩的灾象。今诸外家并侍帷幄,手握重权,复并置大司马,册拜时即逢日食,天象告儆,不可不防!汉哀帝待遇丁傅,不过为外家起见,特示尊崇,若论到真心宠爱,不及董贤,所以董贤被劾,全然不睬。

至若丁傅两家,遇人讥议,倒还有些起疑。接连是皇太太后傅氏,生起病来,不到旬日,呜呼哀哉!这个为非作歹的老姬的洪福也享尽了。

先是关东人民,无故惊走,或持稻秆,或执麻秆,辗转付与,说是行西王母筹。有几个披发跣足,拆关逾墙,有几个乘车跨马,急足疾驰,甚至越过郡国二十六处,直抵京师。官吏禁不胜禁,只好由他瞎闹,愚民又多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

当时都下人士,借端谀颂,比太皇太后王氏为西王母,谓当寿考无疆。谁知却应在皇太太后傅氏身上,命尽归西。

傅氏既殁,汉哀帝又不禁记忆孔光,特派公车征召。俟孔光入朝,即问他日食原因,孔光奏对大意,也说是阴盛阳衰。汉哀帝方才相信,赐孔光束帛,拜为光禄大夫。董贤也乘时进言,将日食变象,归咎傅氏。巧为卸过。于是汉哀帝下诏,收回傅晏印绶,罢官归第。

丞相王嘉,御史贾延,又上言息夫躬和孙宠陷害别人的罪恶,息夫躬和孙宠已失奥援,无人代为保救,便即奉诏免官,限令即日就国。息夫躬只好带同老母妻子,仓皇就道,既至宜陵,尚无第宅,不得已寄居邱亭。当地的匪徒,见他行装累累,暗暗垂涎,夜间常去探视,吓得息夫躬胆战心惊。

适有河内掾吏贾惠过境,与息夫躬同乡,入亭问候。见息夫躬形色慌张,询知情由,便教他折取东南桑枝,上画北斗七星。每夜披发北向。执枝诵咒,可以弭盗,又将咒语相告。息夫躬信以为真,谢别贾惠,即依惠言办理,夜夜咒诅,好似疯人一般。

偏偏有人上书给皇帝告发息夫躬的行为,指为诅咒朝廷。当由汉哀帝派吏捕捉息夫躬,关入洛阳诏狱。问官提息夫躬审讯,但见息夫躬仰天大呼,响声未绝,立即倒地。

吏役忙去验视,耳鼻口中,统皆出血,咽喉已经中断,不能再活了。问官见息夫躬扼喉自尽,越道他是咒诅属实,不敢剖辩,因此再讯息夫躬之母,躬母名圣,白发皤皤,被问官威吓起来,身子抖个不住。问官愈觉动疑,迫令招供,只说是母子同谋,罪坐大逆不道,判处死刑。

息夫躬妻子充戍合浦。至汉哀帝崩后,孙宠及右师谭,也为有司所弹劾,追发东平冤狱,夺爵充戍,一并死在合浦郡途中。这就叫做天道好还,无恶不报哩!当头棒喝。

谏大夫鲍宣,又请起用何武、师丹、彭宣、傅喜,并遣董贤就国。

汉哀帝遣鲍宣为司隶校尉,征召何武彭宣。独对着这位亲亲昵昵的董圣卿,董贤字圣卿。非但不肯遣去,还要加封食邑二千户,伪托是皇太太后遗命,颁发出来。

丞相王嘉,封还诏书,力斥董贤谄佞,不宜亲近,结末有陛下继嗣未立,应思自求多福,奈何轻身肆志,不念高祖勤苦等语。

这数句针砭入骨,大忤哀帝意旨。汉哀帝乃欲求王嘉过失,记起中山案内,梁相鞫谭宗伯凤三人,一体坐免。独王嘉复为保荐,迹近欺君。遂召王嘉至尚书处责问,王嘉只得免冠谢罪。不意光禄大夫孔光,觊觎相位,想把王嘉除去。竟邀同左将军公孙禄,右将军王安,光禄勋马宫等,联名弹劾王嘉,斥为罔上不道,请与廷尉杂治。独光禄大夫龚胜,以为王嘉备位宰相,诸事并废,应该坐咎,若但为保荐梁相诸人,就坐他罔上不道的罪名,不足以示天下。

汉哀帝竟依从孔光等奏议,召王嘉诣廷尉诏狱。当时相府掾属,劝王嘉不如自裁,代为和药,进奉王嘉面前。王嘉不肯吞服,有主簿泣语道:“将相不应对狱官陈冤,旧例如此,望君侯即自引决!”

王嘉摇首不答。内使危坐门首,催促王嘉赴狱。主簿又向王嘉进药,王嘉取杯掷地道:“丞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服刑都市,垂为众戒!奈何作儿女子态,服药寻死呢?”

说着,即出拜受诏,乘坐小车,径诣廷尉,缴出丞相新甫侯印绶,束手就缚。内使将印绶持报汉哀帝,汉哀帝总道王嘉闻命,定即自尽,及闻他径诣诏狱,越加气愤。立命将军以下至二千石,会同穷究。王嘉不堪侵辱,仰天叹道:“我幸得备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余责了!”

大众问及贤不肖主名,王嘉答说道:“孔光何武是贤人,董贤父子是不肖之人!我不能进孔光何武,退董贤父子,罪原该死,死亦无恨哩!”

将军以下,听王嘉如此说法,倒也不能定谳。王嘉被关狱中至二十余日,呕血数升,竟致绝命。

王嘉致死,一半是孔光逼成,王嘉却反称孔光贤,真正可怪。究竟孔光是何等样人?看到后文,才知他是个无耻小人了!一语断煞。

汉哀帝闻得王嘉遗言,遂拜孔光为丞相,起用何武为前将军,彭宣为御史大夫。

彭宣字子武,淮阳人氏,经明行修,由前丞相张禹荐为博士,累任郡守,入为大司农光禄勋右将军。汉哀帝本调他为左将军,嗣欲位置丁傅子弟,乃将宣策免,赐爵关内侯,遣令归里。至是复蒙召入,哀帝转罢去御史大夫贾延,使宣继任。

会丞相孔光出视园陵,从吏向驰道中乱跑,有违法度,适为司隶鲍宣所见,喝令左右从事,拘住相府从吏,并把车马充公。光不甘受辱,虽未尝上书劾宣,但与同僚谈及,怨宣不情。当有人趋奉丞相,报知哀帝。哀帝正信任孔光,饬令御史中丞查办。御史使人捕宣从事,却受了一杯闭门羹。当下奏闻汉哀帝,劾鲍宣闭门拒命,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汉哀帝也不问曲直,立命系鲍宣下狱。博士弟子王咸等,都称宣奉法从公,有何大罪?当即就太学中竖起长幡,号召大众道:“如欲救鲍司隶,请集此幡下!”

诸生听了此语,争先趋集,霎时间多至千余人。乘着孔光入朝,拦住车前,要他救免鲍宣。孔光见人多势众,不便驳斥,只好佯从众意,托言入朝奏请,定使鲍司隶无恙,众人乃避开两旁,使孔光进去。孔光既入朝堂,怎肯为鲍宣解免?奸猾可知。诸生复守阙上书,为鲍宣讼冤。汉哀帝只许贷鲍宣死罪,罚受髡钳,放至上党。

鲍宣见上党地宜农牧,又少盗贼,就将家属徙至上党,一同居住。

那孔光既得报复私怨,自然快意,从此感激皇恩,但能博得哀帝欢心,无不如命。

汉哀帝复欲荣宠董贤,使居大位,巧值大司马丁明,怜惜王嘉,被皇帝所闻知,因此即将马丁明免官,拟令董贤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