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推恩赦罪 二美得宠
却说王凤深恨王章,听了杜钦计策,故意上书辞职,暗中却向太后王政君处乞怜。太后王氏为此终日流泪涕泣,不肯进食,累得成帝刘骜左右为难,只得优诏安慰王凤,仍令视事。
王太后尚未肯罢休,定要欲加罪王章,汉成帝刘骜乃使尚书出头,弹劾王章党附冯野王,并言张美人受御至尊,非所宜言。弹劾的奏章朝入,缇骑暮出,立刻就将王章逮系下狱。廷尉仰承风旨,判成大逆,王章知不可免,在狱中撞墙自尽。
王章之妻及子女八人,连坐下狱,与王章隔舍居住。王章有个女儿年刚十二岁,夜起恸哭道:“前数夕间,狱吏检点囚人,我闻他历数至九,今夜只呼八人,定是我父性刚,先已去世了!”
翌日问明狱吏,果然系王章已死。当由廷尉奏报汉成帝,命将王章家属,充戍岭南合浦地方,家产籍没充公。合浦出产明珠,王章妻子采珠为业,倒也积蓄了许多钱财,后来遇赦回里,却还得安享余年。毕竟王章妻子聪明多智。冯野王在琅琊任内,闻得王章荐己得罪,自恐受累,当即上书称病。成帝刘骜准予告假。假满三月,冯野王仍请续假,又蒙批准,遂带同妻子归家就医。
王凤却嗾令御史中丞,弹劾冯野王擅敢归家,罪坐不敬,遂致免官。
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张忠病逝,王凤又引入从弟王音为御史大夫,于是王氏一族势力益盛。王凤兄弟,惟王崇先逝,此外谭、商、立根、逢时、五侯,门第赫奕,争竞奢华,四方赂遗,陆续不绝,门下食客甚多,互为延誉。独光禄大夫刘向,上书极谏道:
臣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操权柄,持国政,鲜有不为害者。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孔子曰:禄去公室而政逮大夫,危凶之兆也。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依东宫之尊,王太后时居东宫。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排摈宗室,孤弱公族,未有如王氏者也。夫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今国祚移于外亲,纵不为身,奈宗庙何?妇人内夫家而外父母家,今若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明者造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疏远外戚,则刘氏得以长安,王氏亦能永保,所以褒睦内外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策,田氏齐。复见于今,六卿晋。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昭昭甚明。惟陛下留意垂察!
这封奏书呈入朝廷,成帝刘骜也知刘向忠诚,当下召刘向入宫相见,对刘向长叹道:“君且勿言,容我深思便了!”
刘向乃趋退,成帝刘骜终迟疑不决。蹉跎过了一年,王凤忽然得病,势甚危急,成帝亲自前往问疾,执手垂涕道:“君若不讳,当使平阿侯嗣位。”
王凤在床上叩首道:“臣弟谭虽系至亲,但行为奢僭,不如御史大夫音,平生谨饬,臣敢誓死相保。”
汉成帝点首应允,又安慰了数语,当即回宫。欲知王凤保举从弟,不荐亲弟,实因王谭平时骄倨,未肯重凤,独王音是百依百顺,与王凤名为弟兄,好似父子一般,所以王凤才舍王谭举荐王音。没多久王凤即谢世。时年为汉成帝阳朔三年八月,在职十一年。
成帝刘骜依王凤遗言,命王音起代王凤之职,加封为安阳侯。另使王谭位列特进,领城门兵。王谭不得当国,未免与王音有嫌。但王音却小心供职,与王凤不同。成帝刘骜得以自由用人,擢少府王骏为京兆尹。王骏即前谏大夫王吉之子,夙擅吏才。及为京兆尹,地方称治,与从前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并有能名。都人常号尊章骏为三王,且并为称誉道:“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汉成帝刘骜因畿辅无惊,四方平靖,乐得赏花醉酒,安享太平。
起初许后专宠,惟在中宫取乐,廷臣还归咎许后身上,说她恃宠生妒,无逮下恩。其实是许后方在盛年,色艺俱优,故独邀主眷。至汉成帝即位十余年,许后已经年近三十,花容渐渐瘦损了,云鬓渐渐稀落了,汉成帝素来生性好色,见她面目已非,自然心生厌儿。色衰爱弛,不特许后为然。于是移情妃妾,特别宠爱一个班婕妤。
班婕妤是越骑校尉班况之女,生得聪明伶俐,秀色可餐。汉成帝刘骜曾经游后庭,欲与同辇,班婕妤推让道:“妾观古时图画,圣帝贤王,皆有名臣在侧,不闻妇女同游,传至三代末主,方有嬖妾。今陛下欲与妾同辈,几与三代末主相似,妾不敢奉命!”
汉成帝刘骜听班婕妤如此说,却也称善,不使同辇。王太后闻班婕妤言,也为心喜,极口称赞道:“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樊姬乃是楚庄王的夫人,谏止庄王畋游,见刘向所写的《列女传》。
班婕妤承宠有年,生男不育。适有侍女李平,年已及笄,丰姿绰约,也为汉成帝所爱,班婕妤遂使她荐寝,得蒙宠幸,亦封婕妤,赐姓曰卫。此外还有张美人,就是王凤所进,汉成帝在后宫普施雨露,却始终不获诞生一个麟儿。秀而不实,徒唤奈何!也觉得对着这些后宫名花,索然无味。
巧的是,有一个侍中名叫张放,乃是故富平侯张安世之玄孙,世袭侯爵,曾娶许后的侄女为妻。
张放的样貌且俊且美,似个好女,媚态动人。汉成帝被他吸引,经常与他寝处,爱过嫔妃嫔嫱,龙阳之君宁能生子,越觉得白费精神。
汉成帝遂使他为中郎将,监长乐宫屯兵,得置幕府,仪比将军。张放知成帝刘骜性好游玩,乘势怂恿,导引微服出行。
张放经常和汉成帝刘骜身穿便装,化装成百姓,结伴出游,有意无意地还帮皇帝刘骜物色美女。而汉成帝刘骜对他也是宠爱异常,他当时已经有许皇后、班婕妤等诸多皇宫佳丽,对她们却是全然有性无爱。反观张放,那是经常“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就差个皇后的封号。
汉成帝刘骜那是自在逍遥得很,从前成帝一出一入,都由王凤管束,不便轻动。
此时王凤已早死,王音但求无过,管什么天子微行?莫谓阿凤无益。汉成帝一次出外,非常畅适,当然不肯罢休。每遇暇日,必与张放同行,近游都市,远历郊野,斗鸡走狗,随意寻欢,所有甘泉长杨五柞诸宫,无不备历。张放不必避忌,成帝刘骜却诡称为富平侯家人。皇帝刘骜原是乏味,不如侯门奴卒。
是年复改易年号,号为鸿嘉元年。丞相张禹老病乞休,罢归就第,许令朔望朝请,赏赐甚厚,任用御史大夫薛宣为相,封高阳侯。
薛宣,字赣君,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是汉宣帝刘询的女婿。
薛宣年少时担任廷尉文书的佐吏、都船监狱的狱吏。后来,在大司农下级官吏中选拔清廉官吏时,补任不其县丞。琅琊太守赵贡巡视下属各县,看到薛宣,很欣赏他的才能,让他随从巡视下属各县,回到郡府,令妻子孩子与他相见,告诫说:“赣君位至丞相,我二子也会做丞相史。”于是推荐薛宣廉洁,调任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推举他为秀才,担任宛句县令。大将军王凤听说薛宣有才能,推荐他为长安令,治理政事果然很有名望。薛宣因通晓法律条文,汉元帝刘奭诏令让他补任御史中丞。
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即位之初,薛宣担任中丞,在朝中执法,外统管刺史,薛宣上疏说:“陛下最高的德行,十分仁厚,哀怜百姓,整天辛劳,无一日安逸快乐,公正地执掌圣道,刑罚恰当,然而吉庆气氛不通,阴阳不调和,这是臣下不称职,而圣化独有不融洽的原因。臣私下想其一端,恐怕是官吏们多苛政,政教繁琐,大概过失在统领刺史。有的不遵守条律规定之职守,行事各按自己的意思,很多干预郡县政事,到开私门,听信谗言,苛求吏民过失,谴责细微,求全责备。郡县一级连一级催迫,内部也一个比一个苛刻,流传到平民中去。因此乡里缺少嘉宾之欢,九族之内忘了亲人之恩,饮食方面周济困难,富帮贫,送往迎来之礼也不做了。人类的道德规范不通,阴阳闭隔,和气不兴。《诗经》云:‘人呀不讲交情,争吵为着食品。’俗话说:‘苛政使民不亲,烦苦使人伤恩。’当刺史奏事时,应明确约束,使之鲜明地知道本朝的要务。臣愚拙不知治世之道,希望明主审察。”
汉成帝嘉奖并且采纳他的建议。
薛宣屡次向汉成帝进献有益的言论,推举弹劾所属刺史郡国二千石,贬退提拔,使其黑白分明,由此更加出名。薛宣离开京师出任淮阳太守,政治教化普遍推行。当时陈留郡有盗贼骚扰,汉成帝调任薛宣为陈留太守,盗贼都被禁止,吏民都很敬重他。又调任为左冯翊太守,任期满一年成为正式的太守。
光禄大夫谷永,称薛宣经术文雅,能断国事,成帝刘骜因此即召薛宣为少府,擢任御史大夫。至是且代张禹为相。
越年三月,博士行大射礼,有飞雉来集庭中,登堂呼鷇,嗣又飞绕未央宫承明殿,兼及将军丞相御史等府。车骑将军王音,才因物异上书,谏阻成帝微行。成帝游兴方浓,怎肯中止?仍然照常行动。一日经过一座花园,见园中耸出高台,台下有山,好与宫中白虎殿相似,禁不住诧异起来。当即指问从吏道:“这是何家花园?”从吏答称曲阳侯王根。成帝刘骜忿然作色,立命回宫,召入车骑将军王音,严词诘责道:“我前至成都侯第,见他穿城引水,注入宅中,行船张盖,四面帷蔽,已觉得奢侈逾制,不合臣礼。今曲阳侯又迭山筑台,规仿白虎殿,越不近情理了。如此过去,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