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二人的忧思
到底是同门的师兄弟,相互之间很有默契。瞧见刘知远扭扭捏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石厚载跟林秀章无需过多思考,立即反应过来。
先后迅速站起身,一人走向房门、一人直奔窗户。仔细观望左右四周,确定屋外无人偷听之后轻微点了点头,马上合拢房门以及窗户,并站在旁边警卫,防止隔墙有耳。
做完一切两人这才转身,朝坐着的周老将军和刘知远抬手示意“没人在外面,可以继续”。
得到二人肯定回复,刘知远长舒一大口气,坐正身子低声解释:“陛下将要出兵北伐,特意晋升弟子为督抚,就是为了看住柳桓舟,以免后院起火。”
“原来如此,怪不得让人手持腰牌,八百里加急连夜召老头子进宫面圣。看来此次陛下心意已决,不将胡人驱逐到冰湖之北誓不罢休啊。”周老将军恍然大悟般连连点头。
当今皇上意图北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何况他这个长年镇守边关、拥有大几十年行军打仗经验的老将军。但只知片面,不了解全局,出兵是肯定的,准确时间却一无所知。
按照如今看来,想必不会远到哪去。
“大齐与北胡必有一战,绝无避免的可能!既然召先生你进宫,想必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想想也是,养精蓄锐二十多年,也该活动活动了。”刘知远赞同道。
话说到这里,周老将军心里突然冒出些许不安,偏头看向那道“圆润”身形,忧心忡忡询问:“刘小子啊,蜀地位置正处于河西与安南中间,可以说是连接两地之关窍,紧要且无比危险。若是安南那只老狐狸跟柳小子连结同心,上下夹击,你能守得住么?需不需要老头子我上道折子跟陛下言明厉害,增派兵马助力?”
“先生不必担心。”尽管周老将军表情严肃认真,话语中充满担忧,但刘知远仅摆摆手,自信笑道:“论起攻城掠地,别说二十七天连下十四城的柳师兄,就连生性多疑的申老狐狸我可能都比不上。可要是谈起依险据守,呵,学生自问还有两把刷子!”
“而且蜀地山高林密,他俩就是合力上下围攻,想啃下来也非易事。”
师傅自然知道弟子几斤几两,周老将军没有多说,选择相信。
当然,刘知远能做出这种保证,并非只靠盲目自信,而是有过硬战绩:回想当年河西之乱,几个乃至十几个州府的贼寇被柳桓舟围追堵截,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只好弃守老巢一路往南。近十五万残兵败将浩浩荡荡扑来,却被他以不足五万的兵力牢牢挡在剑关外面,纵横捭阖,从容拒守长达四十八日之久,其间没有一次求援,没有一关告破。
凭此战,刘知远声名远扬、官运畅通无阻,其防备功底可见一斑!
回忆起当年往事,周老将军眼底闪过浓浓怀念,不禁出言怅慨:“唉……当年先帝北伐胡人,你和柳小子初出茅庐,仅是校尉,一转眼啊都成了一品大员,蟒袍都穿上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谁说不是呢,二十多年前我跟柳师兄一个在大同、一个在朔州,年纪不到而立、掌兵不过千余。那时候看到陆如松指挥使身穿飞鱼服,侍立先帝左右,他眼睛都看直了,兴奋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如今再回看,竟犹如黄粱一梦,真真不堪回首!”刘知远脸上忽明忽暗,手指轻叩椅子扶手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