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打不过就加入
荷兰、英格兰、法兰西三国联合舰队的惨败,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休斯敦港内焦躁的欧洲总督们头上。
燃烧的残骸、漂浮的尸体、狼狈逃回的船只,无不宣告着他们企图扼杀大明美洲殖民地的野心彻底破产。
郑宏站在雅妃城新加固的城墙上,海风带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吹拂着他染血的战袍。他目光锐利,注视着联合舰队残兵如丧家之犬般向北溃逃,消失在墨蓝色的海平线尽头。
“穷寇莫追,但需除恶务尽。”郑宏对身边的朱和伟下令,“你率轻骑与水师快船,向北、向西扫荡三百里。凡遇欧洲据点,能拔则拔,不能则焚其辎重,毁其码头,迫其远遁!让这片土地彻底记住大明的刀锋!”
朱和伟领命,率军如疾风般出击。在接下来的数周内,数个荷兰与法兰西建立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及墨西哥湾沿岸的小型据点、贸易站被连根拔起。
熊熊烈火映照着殖民者仓皇逃离的背影,残余的欧洲势力被彻底驱逐出雅妃城(迈阿密)和新鹿特丹(新奥尔良)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消息传回雅妃城,军民一片欢腾。
被命名为“永乐都司”的土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摆脱了欧洲殖民者的直接威胁,在阿帕拉契部落勇士的欢呼和大明龙旗的飘扬下,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新鹿特丹城被郑宏改名为西都作为永乐都司的首府之地。
**和平的喘息与划界**
联合舰队的惨败和外围据点的覆灭,终于让骄傲的欧洲殖民者低下了高昂的头颅。荷兰总督亨德里克·范·德·布鲁根、法兰西圣路易总督皮埃尔·德·博蒙、英格兰费城总督詹姆斯·霍华德,在巨大的损失和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下,不得不放下彼此间的龃龉,共同派出使团,乘坐着仅存的、未挂军旗的商船,驶向雅妃城,寻求停战与谈判。
郑宏在永昌堡(原永昌堡已扩建为雅妃城核心要塞)的大厅接见了三国使者。大厅内,大明将士甲胄鲜明,肃立两旁,气氛庄重而威严。三国使者不复往日的倨傲,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惊惶。他们递交了各自总督的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至少在表面上),表达了“对不幸冲突的遗憾”和“建立长久和平、划定清晰边界”的愿望。
郑宏端坐主位,朱和伟侍立一旁。他目光如炬,扫过使者的脸庞,声音沉稳而有力:“犯我大明疆土,侵我友邦(指阿帕拉契等印第安部落),尔等三国,罪责难逃!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有怀柔之心。今日尔等既知悔悟,前来乞和,本都督便代天行权,许尔等划界之请。”
谈判持续了数日。郑宏以雅妃城保卫战的胜利和朱和伟扫荡的成果为坚实后盾,划定了异常强势的边界线:
1. **密西西比河为界:** 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南的所有土地(大致涵盖后世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大部),正式归属大明“永乐都司”管辖。三国势力必须完全撤出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