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西瓜 作品

第428集 第一次英荷战争(第2页)

德雷克站在伤痕累累的\"皇家荣耀号\"甲板上,望着身后海面上漂浮的残骸和油污,心如刀绞。六艘铁甲舰、一千二百名水兵,就这样永远留在了科伦坡外海。

\"阁下,我们接下来...\"威廉姆斯小心翼翼地问。

德雷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去孟买。荷兰人把主力放在科伦坡,孟买防御必定空虚。我们要在那里挽回荣誉!\"

威廉姆斯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点头。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将把英格兰舰队带入更深的噩梦。

1770年9月15日,孟买外海。

经过一周的艰难航行,英格兰残舰终于抵达孟买。德雷克吸取了科伦坡的教训,这次派出了三艘快速侦察船仔细探查港内情况。

\"确认只有五艘荷兰商船和两艘老旧护卫舰。\"侦察船长回报,\"岸防炮台看起来年久失修。\"

德雷克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上帝保佑英格兰!全舰队准备进攻,先摧毁岸防炮台,然后洗劫港内商船!\"

上午十时,英格兰舰队排成纵列,开始对孟买港的炮击。最初的几分钟似乎印证了侦察报告——荷兰人的反击火力微弱,只有零星的炮弹落在英格兰舰队周围。

\"看到了吗?荷兰人已经不行了!\"德雷克兴奋地大喊,\"全速前进!准备登陆部队!\"

然而,就在英格兰舰队逼近到距离海岸不足两公里时,异变陡生。

孟买港那些\"年久失修\"的炮台突然掀开伪装,露出崭新的钢铁炮塔。更可怕的是,这些火炮的口径大得惊人——分明是大明制造的280毫米岸防重炮!

\"撤退!立刻撤退!\"德雷克脸色剧变,但为时已晚。

随着震天动地的轰鸣,十二门岸防炮同时开火。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令人毛骨悚然。第一轮齐射就有三发命中,其中一发直接击穿了\"决心号\"的装甲带,引发弹药库殉爆。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战舰在眨眼间断成两截,缓缓沉入海中。

\"该死的荷兰佬!他们设了陷阱!\"德雷克歇斯底里地咒骂,\"全舰队紧急转向!\"

但噩梦才刚刚开始。正当英格兰舰队仓皇转向时,港内那五艘\"商船\"突然放下伪装,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它们竟然是改装过的武装商船!与此同时,两艘\"老旧护卫舰\"也展现出真面目:那是两艘大明制造的轻型铁甲巡洋舰,专门为浅水作战设计。

腹背受敌的英格兰舰队陷入绝境。德雷克试图组织反击,但荷兰人的岸防炮精准得可怕。\"皇家荣耀号\"接连被三发炮弹命中,舰桥被炸飞一半,德雷克本人也被弹片击中右肩,鲜血浸透了制服。

\"阁下,我们必须放弃战斗!\"威廉姆斯拖着受伤的腿爬过来,\"已经有八艘战舰沉没,其余的都...\"

德雷克痛苦地闭上眼睛,终于下达了撤退命令。幸存的六艘英格兰战舰伤痕累累地逃离孟买港,身后是燃烧的海面和漂浮的尸体。

1785年10月2日,当这支残破的舰队艰难地驶入朴茨茅斯港时,整个英格兰为之震惊。出征时的二十艘铁甲舰,只有六艘返回;八千名水兵,幸存者不足两千。德雷克因伤势过重被抬下战舰,从此再未重返海军。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格兰的惨败告终。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保住了科伦坡和孟买,更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在印度洋的统治地位。而英格兰,则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海军战略和情报系统。

在威斯敏斯特宫的紧急会议上,伊丽莎白一世面色铁青地听着战报。当大臣们争论不休时,她突然拍案而起:\"够了!英格兰不会就此认输!联系大明使者,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战舰和技术!\"

与此同时,远在东方的徐静姝收到了详细战报。她轻轻放下信笺,唇角微扬:\"欧洲的平衡,才刚刚开始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