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能源困局

【霜降,京城煤市人声鼎沸。老炭工赵大柱望着空空如也的煤车,扯着嗓子喊:“西山煤窑塌方三次,存煤撑不过半月!”布庄老板娘攥着涨价三倍的炭钱,跺脚骂道:“再这么下去,染坊的炉子都得熄火!”消息传到皇宫,朱由检将冻得开裂的砚台砸向地面:“工部、户部、钦天监,五日内必须找出替代能源!”】

【文华殿内,争吵声掀翻琉璃瓦。】

【工部侍郎抖着《天工开物》:“书中记载,唯木炭、煤炭可用,难不成让百姓烧柴火?山林早砍秃了!”】

【钦天监监正突然插话:“臣夜观星象,见西北方紫气萦绕,或有地脉异宝……”】

【“够了!”朱由检拍案,“成立‘黑金署’,召矿工、铁匠、西域商人,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黑金署矿洞内,油灯忽明忽暗。老矿工王铁头敲着岩壁冷笑:“挖了三十年煤,没听过还有别的‘黑金’!”】

【西域商人阿里掀开毡毯,露出黑亮石块:“在波斯,我们烧‘石脑油’,火头比炭还旺!”】

【年轻铁匠林小满盯着沸腾的铁水:“要是能把火焰聚起来,废料也能炼铁……”】

【首次试验在暴雨夜。阿里点燃石脑油,蓝色火焰窜起三丈高,却瞬间引燃棚顶;林小满的聚火装置漏风,铁水冷却成疙瘩。王铁头吐了口唾沫:“洋玩意儿就是邪乎!”】

【“再试!”浑身湿透的朱由检举着火把出现,“石脑油密封运输,聚火装置加陶制风管,王师傅……你的经验不能丢!”】

【转机来自掏粪工老周的嘟囔:“这粪坑底下冒的沼气,点着了能烧水,就是臭得很……”】

【林小满眼睛一亮:“用竹筒收集沼气,通到灶头!”】

【阿里却皱眉:“沼气量不稳定,石脑油得用铜管输送,再做个‘开关’控制火焰。”】

【改良后的“双源炉灶”震撼亮相。左边接沼气煮面,右边喷石脑油炒菜,火焰蓝中透紫。】

【“这火比炭还猛!”面馆老板颠着炒锅惊呼,“三刻钟就能煮完百碗面!”】

【但新问题如潮水涌来。】

【“石脑油太危险!”绸缎庄东家哆哆嗦嗦,“万一着火,我的千匹丝绸全完了!”】

【农妇们也抱怨:“沼气臭得人吃不下饭,还不如烧柴火!”】

【工坊内,众人再次各显神通。】

【王铁头带人在沼气井旁种上薄荷,用竹炭吸附臭味;阿里设计出铜制防爆油罐,阀门一拧就能断火;林小满更绝,将聚火装置改良成“节气罩”,火焰大小随心调节。】

【这场能源革命迅速燎原。】

【“客官,试试我们的‘火焰飞车’!”马车夫拍着车辕,车底暗格藏着石脑油炉,“日夜赶路不用歇火!”】

【兵工厂里,新式火炮改用聚火装置,炮弹射程增加一倍;江南水乡,船家用沼气驱动水车,灌溉效率翻番。】

【然而,暗流在繁荣下涌动。】

【“陛下!石脑油开采破坏龙脉!”风水先生联名上奏,“近日地震频发,定是此因!”】

【走私商更暗中囤积油料,黑市价格暴涨十倍。】

【朱由检召集群臣、匠人、百姓代表,在午门展开激辩。】

【“沼气井就在我家后院!”老农举着竹筒,“以前点灯用油,现在不花一文!”】

【林小满推出新型“风力聚火灶”:“用风车引风,连石脑油都省了!”】

【最终,朝廷颁布《能源新规》:石脑油官采官售,沼气民用免税,各地广建风车田。】

【当春节爆竹响起,京城家家户户的双源炉灶跳动着蓝紫色火焰。朱由检登上城楼,望着满城灯火,对身旁太监说:“看来这‘黑金’,不止是煤炭……】

【能源新规颁布后,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山西煤老板们聚在密室,桌上堆满银票。为首的张员外咬牙切齿:“石脑油抢了我们的生意!得想个法子……”】

【另一边,黑金署工坊内,匠人们正为新难题焦头烂额。“这石脑油燃烧后总有黑烟,熏得灶台漆黑一片!”厨娘阿巧举着黢黑的铁锅抱怨。】

【西域商人阿里挠着头:“在波斯,我们用陶土罐子烧,没这问题啊……”】

【年轻铁匠林小满却盯着燃烧的火焰,突然抓起一块磁铁:“我曾见磁石能吸附铁屑,若用磁石过滤黑烟,会不会有用?”】

【正当众人尝试时,街头突然流传起谣言。“听说了吗?用石脑油会遭天谴!”算命先生敲着卦锣,“昨儿城东李三家,用那蓝火做饭,结果全家都中了邪!”】

【黑金署衙门前,百姓举着写有“还我木炭”的横幅。老炭工赵大柱喊道:“石脑油烧着一股怪味,还是老炭用得踏实!”】

【朱由检紧急召见陆明远:“为何会闹成这样?”】

【陆明远展开密报:“陛下,是煤商雇人散布谣言。不过这黑烟问题,臣已有对策。”他呈上一个铜制圆筒,“将磁石磨粉混入陶土,制成‘磁吸滤烟管’,可吸附黑烟中的杂质。”】

【改良后的炉灶刚投入使用,更大的危机却接踵而至。边关急报:鞑靼突袭西域商道,石脑油运输线被切断!】

【“陛下,库存只够支撑半月!”户部尚书急得直擦汗。】

【钦天监监正突然高呼:“臣夜观天象,发现太阳黑子异动,或可利用日光取火!”】

【众人皆惊:“日光如何取火?”】

【林小满眼睛一亮:“我曾见孩童用琉璃片聚焦阳光引燃艾草,若打造巨型铜镜……”】

【短短十日,黑金署打造出“聚光铜镜”。镜面如磨盘大小,通过多面小铜镜折射,将阳光聚成炽热光点。】

【“成功了!”士兵们欢呼,干木瞬间燃起熊熊烈火。】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阴天怎么办?”农夫愁眉苦脸,“总不能靠老天爷吃饭。”】

【阿巧却想起老家的“晒盐板”:“用黑色铁板聚热,白天吸热,晚上保温,或许能慢炖食物。”】

【这场危机倒逼出更多创新。街头出现“日光蒸饼摊”,摊主转动铜镜,片刻间面饼金黄酥脆;染坊用“日光聚热池”煮染料,节省大量燃料;更有匠人发明“夜光储能砖”,白天吸收阳光,夜晚散发温热。】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明,煤商们坐不住了。张员外带着厚礼拜访陆明远:“陆大人,只要您限制石脑油,我等愿献上半数家财……”】

【陆明远将礼盒扔出门外:“百姓冷暖,岂可用钱财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