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落幕及后续安排(第2页)
下地狱都嫌十八层太爽利的腌臜!
刘仁轨抹掉头上的虚汗说道:“无妨,无妨,士卒们好容易有笔横财,多装些也是该的,不过就像大总管说的,毕竟还是安全要紧,我看最后那艘船也有些累赘,怕是满帆也走不快吧?要不再卸下来点?”
士卒们闻言一哄而散,卸?老子好容易装上的,你说卸就卸?狗都不听。
士卒们都跑上船,捆扎的捆扎,填缝的填缝,一时间岸上倒是空了下来。
刘仁轨盯着崔尧问道:“某家真的行吗?须知某家此前不过是一曹吏耳。”
崔尧笑道:“曹吏怎么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流氓……反正出身不重要啦,某家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以及持身够正。
我相信你不会愧对某家,也不会愧对大唐的。且正因为你出身低,所以朝中不会有人注意到你,以致倾轧到你。”
刘仁轨沉思了片刻,鼓足勇气说道:“在下想问最后一个问题。”
“你说。”崔尧并未回身,仍在欣赏船上劳碌的士卒们。
“大总管……您当真是和大唐一条心吗?”
“怎么?某家看着像奸臣?还是看着像反贼?”
刘仁轨叹道:“在下不怀疑大总管的为人,在下与大总管相处日子也不短,知道您是一位心怀百姓与万民的好世家子。
可在下却不敢笃定大总管的忠诚啊!”
崔尧笑道:“忠诚?对谁的?你若说大唐万民以及整个民族,某无愧于心!若说单论皇室的某个人,某家也可说对我岳父心悦诚服。”
“那当今陛下呢?”
“有句古话说的好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某家不是那种野心家,可将心比心这种事,不应该只看一头吧?”
刘仁轨点点头,唐朝的官员自是与妖清不同,臣的概念与奴才的概念尚未混淆,因此自认为士的刘仁轨自然能听懂崔尧的意思。
且也为之赞同,君择臣,臣亦择君的道理本就是华夏流传下来的朴素观念。
“所以说,大总管不会做权臣?”
“诶诶,过了啊,凭什么你一句话就让某家自废手足?某家只能告诉你,某家绝对不会兵变就是了!倭国之战后,某家也没什么带兵的想法了,说实话,这等生活对某家来说还是太枯燥了些。
吾乃世家子!怎么整日与士卒为伍?回长安之后,某家交卸了兵权,拿着财货自会去找自己喜欢的事去做。
至于做不做权臣?真当某家很稀罕做官吗?某家就是一介白衣,照样不容小觑!呵呵,当官不过对某家不过是一种束缚罢了,偏那鸟厮当成个宝,我呸。”
刘仁轨一阵尴尬,这等指桑骂槐……他又不是傻子,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附和还是斥责,或是干脆堵上耳朵。
“行了,和你说不着,再怎么着,我与那厮也是亲戚,不看僧面看佛面,某家老丈人在天有灵,也不会让他没了下场的,某家还要做人哩。”
刘仁轨心下稍安 ,大唐这十年来总算有了一些盛世的迹象,可千万乱不得啊。
“大总管,赈济之事还需大总管帮衬,这点米粮绝对不够啊。”
崔尧无所谓道:“赈济之事本就是你提出的,自当该你负责。要某家说,多饿死些反倒好控制,不过某家既是唐人,也不好让你违了士人的情操。
米粮是不会支援的,不过废弃兵戈,过个十日就会有船交付,你趁着诸番争斗的光景多做几笔买卖,限定必须有粮食交付就可自解。”
刘仁轨苦着脸说道:“他们当真会来吗?都已经五天了,连人影都没见一个。”
崔尧自负的笑道:“那是因为某家还在此地!大唐挟灭三国之威,气焰正盛,谁人敢来造次?你看着吧,等今日某家走了,他们自然会来这座残冢。好好做,争取一年之内将刺头全部抹平,你做的越好,大唐殖民起来就越轻松。”
刘仁轨疑惑道:“为何要殖民?就不能像新罗一般设置郡县吗?”
“哈?这鬼地方的人也配?新罗好歹能做条狗,白眼狼一般的腌臜货做狗某家都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