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两步走(第2页)
电子管厂当时被下放北华市以后,于1961年又被二机部收了回去。随后1971年再次被下放,后来又被收了回去。
现在的电子管厂依旧归四机部管理。(一机部和二机部进行了合并,电子工业划归四机部管理。)
从1978年,电子管厂就不断向上级报告,希望可以把电子管厂的半导体厂房和设备更新纳入国家计划,但是部里一直没有批准。
摆在电子管厂面前的两条路,哪一条都不好走。
于是张克祥决定,两条一起走。
七月份的时候,厂领导们围绕着关于新产品的开发方向举行了讨论会。
结合当时的情况,路只有两条,无非就是选哪一条的问题。
厂领导的看法可以说两极分化。
张卫东心中是更倾向于为彩电做配套,他的理由很简单,争取不到部里的支持仅靠他们自己想要发展半导体十分困难,不如为彩电做配套,见效快,也更稳妥。
但是有些车间主任的看法还是希望厂里可以发展半导体。
双方各执一词,讨论慢慢就变成了争论。
张卫东说:“我们现在的情况如果只靠我们自己想要发展半导体,太困难了。生产半导体需要新的厂房,就算从老厂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没有部里的支持我们很难进行。而且生产设备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现在生产半导体的设备再想靠我们自己研发制造,没有大量的资金同样不行。给彩电做配套就不一样了,厂里本来就生产过黑白电视用的电子管,技术突破要容易的多。”
马上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半导体虽然开发困难,但是我们一旦掌握技术研发出新产品,就打开了一整片市场,不光彩电能用,像收音机还有其他的电子产品都能用,这比只为彩电做配套效益要大得多。”
有人马上又反驳:“半导体行业现在前期的投入太过巨大了,我们现在得不到部里的支持,连厂房我们都盖不起来!现在不是当年,搭个草棚子都能干,现在的半导体生产车间防尘要求非常高,需要配备超净措施。我们没有钱弄这些!况且半导体的生产设备西方仍然对我们禁运,我们连弄一台样机自己仿制都办不到。”
“禁运又怎么了?西方对我们的禁运从来就没停过啊,我们不是照样发展到今天。”(当时全面封锁已经解除,只在部分关键设备对华禁运)
“你太乐观了。半导体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了。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没有材料,连厂房我们都没有,你怎么发展?”
“你这是说丧气话!当年的困难哪个不比这个难,不都克服了?我们这么大一个厂,光给彩电做配套能行吗?不能像当年掌握电子管技术一样掌握半导体技术,我们怎么立足?”
“我也知道啊!咱们这么大的厂不做电子工业的主流产品能行吗?但是你得服从实际情况吧,我们现在没钱搞半导体。要是部里支持我们,我们能不同意搞吗?”
“没钱是借口吗?有困难就有解决办法,光说丧气话有用吗?”
“你这就是抬杠!现实情况就摆在眼前,服从实际有什么不对?我们先给彩电做配套,扭转现在的情况。等发展起来了或者部里支持我们了,我们在转头发展半导体,这样不是更稳妥吗?”
“等?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后天,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你这种观点就是保守主义。部里如果支持我们,为什么申请改造半导体厂房的文件现在还不批?如果当年都靠等,靠部里支持,电子管厂不可能发展起来。况且现在彩电生产线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那些整机厂用的零件都是从外商手里直接买来的。你想给他们提供配套零件,就得比他们买的便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我保守主义?我还不是为了厂里着想吗?”
双方各执一词,语气越来越激烈。
眼瞅着两派人越吵越凶,张克祥用力地敲了敲桌子。
会议室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众人看向他,在等着他拿主意。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张克祥缓缓说道:“那既然如此,干脆分两步走,既给彩电开发配套零件又同时发展半导体。”
众人闻言都很吃惊,张克祥的这个决定其实很大胆。
张卫东似乎不太同意张克祥的主张,他凑近过去小声说道。
“但是……我们现在的能力同时走两条路恐怕十分困难,没有部里的支持仅靠我们发展半导体太冒险了。不如专精一条路,集中全力做彩电配套。”
张克祥摆了摆手。
“两条路,一条难,一条容易,还有得选。现在两条路都难走,我们怎么选?干脆一起走,哪条先出结果就走哪条。至于部里……我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