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茶半杯湖底沙 作品

第70章 速去秦王府,请二郎......

    “药师,学府第一批学生怎么样?”

    在大军紧锣密鼓的训练磨合中,李二凤抽空来到大唐军学院,看看这些军中的中层将官,有没有可造之材。

    他一边走,一边向李靖询问。

    “回大王,这第一批学生中,臣最看好苏猎,郭孝恪,李定国三人,他们虽然底子有些薄,但机灵好学,又善于变通,都是难得的可造之才。”

    “唯有李定国在武艺方面差了点,认的字也不多,教起来有些费力。”

    李靖拱手笑道,对于苏猎三人李靖是真的看好,也很用心的在教,即使李定国没念过书,他也很有耐心的从头教导。

    李定国也没让他失望,私下里非常用功,从最开始自己名字都认不全,到现在已经能认识上千个字了,字写得也越来越像样。

    只是笔画之间有一股女子的秀气,不似寻常武将那种刚劲的笔画。

    李靖敢肯定,这小子私下里绝对在让家里的女人,教他写字。

    李靖可是知道,晋国公主王素,现在可是跟了这小子。

    不过这样恰恰能证明,李定国的努力和上进心。

    李二凤点点头,停下脚步对李靖笑道:“既然药师如此看好他们,干脆收他们为徒,带在身边教他们点真传绝学如何?”

    即便李靖在学府授课也不会藏私,可哪有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学得多,学得细啊!

    李二凤为了培养的军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拉下了面子,亲自给三人开口找师傅。

    “哈哈哈。”

    李靖大笑两声,爽朗的说道:“臣也有此意,只是还要放在众人之中磨炼两年,以免拔苗助长。”

    他本来是没想过收徒,既然李二凤亲口提出来,他也就顺势答应下来。

    反正这三人确实不错。

    只要观察两年,这三人没有懈怠下来,再将人收入门墙,今后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桩美谈。

    “哈哈哈.,药师能收他们三人为亲传,那是他们的福分,考验一番也是应该。”

    见李靖答应下来,李二凤也高兴的大笑起来,该说该做的他都做了,就看这三人能不能争气,保持这股恒心。

    不过李二凤对此还是有很大的信心。

    在他麾下,这么好的晋升途径,谁会不努力拼命?

    目的达成,李二凤又迈开了步子,走到一间正在授课的教室外,透过窗户朝里面看了看。

    当他看到熊阔海一边听课,一边抓耳挠腮,对授课博士所讲的内容,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当即对身边的李靖询问道:“熊阔海呢?”

    “他学得如何?”

    闻言,李靖叹了口气:“大王不是都看到了吗?”

    “熊阔海武艺,骑术,箭术课程都学得很好,哪怕最初进来的时候箭术和骑术差了点,但吕锦将军过来传授了几次要领,他一点就通。他现在武艺是所有学生中最好的,骑术方面略输郭孝恪一筹,箭术方面差苏猎一点,都排在第二。”

    “可这种文学课和军略课,他就缺乏变通,反应比较迟钝,不过对于死板的课程和战术又学得有模有样,执行能力非常强。”

    “臣的看法是,熊阔海只能为冲锋陷阵的将才,不可为独挡一方主帅。”

    李二凤莞尔一笑,又看向教室内的熊阔海,淡淡道:“孤也没想让他独挡一方,以后能接替秦叔宝和吕锦统领玄甲军就行。”

    李靖闻言一愣,他没想到李二凤这么看重熊阔海,竟然有把玄甲军交给他统领的想法。

    这是前途已定,比苏猎三人可能都光明。

    李靖不仅多看了熊阔海几眼,转念一想,熊阔海还真就合适统领玄甲的职位,跟着秦王身边作战,不用考虑那么多,只要够勇猛就行。

    见李靖没有出声,李二凤又道:“既然军略学不进去,那就主要培养临阵冲锋的反应能力,要能根据指令,以及鼓号声,快速调整部队阵型和方向。”

    “以后军略不行的人,都培养临阵接战方面的能力。”

    在李二凤看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往独立指挥的方向培养,大唐用不了这么多帅才,更多的还是临阵杀敌战将,能及时根据主帅的将令做出快速回应,这就够了。

    “是。”李靖点点头,也觉得李二凤这个提议不错。

    “对了。”李二凤收回看往教室的目光,看向李靖道:“过段时间,孤要对西凉用兵,孤打算让你也跟着,一边打仗,一边总结经验,教导那些要跟着孤上战场的学生。”

    “到时候孤让你统领一部兵马,以实战来教学。”

    “你意下如何?”

    李二凤询问道。

    “谢大王看重,臣求之不得。”

    李靖拱手谢恩,对于能统兵作战,他还是比较向往。

    李二凤摆了摆手,本想借这个机会,给郭孝恪等人上一课。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拿着一封奏书快步跑了进来。

    “启禀殿下,麟州都督送来加急奏报。”

    李二凤一愣,接过奏报对李靖笑道:“看看我这位小表叔到底遇到什么麻烦了,孤猜测,多半是薛举先行出兵进犯大唐了。”

    麟州就是之前的扶风郡,都督是驻守陈仓的独孤云,也就是李二凤口中的小表叔,独孤盛的幼弟。

    “看来没错,薛举穷兵黩武,出动十一万大军,兵分两路,亲率七万主力犯我大唐陇右之地,以其子薛仁杲统兵四万偏师,向固原庆州进军。

    独孤云不敢与薛举主力交战,主动放弃了陇右大部分土地,坚壁清野,将守军收缩到陈仓西北的灵璧固防。”

    李二凤看完奏疏,漫不经心的对李靖讲述,像是丝毫不把薛举放在眼中。

    “这不是正合大王之意?”

    李靖笑道:“大王一直压着出兵的意图不公布,怕就是在等薛举先行动手。将士们本就求战心切,现在得知西凉竟敢先行动手,恐怕会群情激愤,斗志昂扬啊!”

    “只是臣难以想象,以西凉的国力能出动十一万大军,臣实在难以想象。”

    李靖忍不住摇头。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李二凤笑道:“这背后之人除了世家还能有谁?”

    李靖笑了笑没有说话,他不是不明白,而是变相的提醒李二凤,其中有人支持。

    既然李二凤心知肚明,那他也不用再多说。

    见李靖没有接话,李二凤又道:“西凉本身粮食产量稀缺,即便有世家支持,如果无法得到补充,再切断与蜀国的联系,薛举又能坚持多久?”

    李二凤对李靖露出成竹在胸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