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出征(第2页)
李秀宁气愤吐出“愚蠢”两个字,毫不留情的骂道:“自你上次显德殿站在二郎这边,你就已经打上了二郎的标签,此次暂且不论二郎会不会败,即便败了,父皇也不会再信任你,世家也不记得会接纳你。
你以后要想有所作为,要么离开大唐去他国碰碰运气,要么卸下职位,安心当个愚翁,再无出头之日。”
“何况,我大唐现今带甲三十万,加上二郎的领兵能力,不见得会输。”
“危难之中见真情,现在正是考验人心的时候,你就该像小叔李道宗一样,坚定不移的站在二郎身边。”
在李秀宁看来,柴绍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该三心二意,否则无论最后哪一方胜出,柴绍都会被打上蛇鼠两端的标签。
再无人敢重用。
平阳公主府也会被人耻笑。
哪怕二郎最后失败,平阳公主府上下跟他一起陪葬,李秀宁也不愿窝囊的活着受气。
“那怎么办?”
柴绍急了,连忙问道。
他虽然不想跟着李二凤去做无谓挣扎,丢了自己的前途甚至是性命,但现在明显是不挣扎也没前途,那他不是白犹豫一扬?
“早知道就不听家族的吩咐。”
“都是家族误我。”
柴绍一脸沮丧。
他本来是打算和李道宗一同向李二凤请命出征,结果突然就收到家族书信,这才犹豫不决。
看着沮丧的丈夫,李秀宁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薄怒道:“懊恼有什么用?”
“你现在立刻给二郎写信,向他认错,然后请命上战扬。”
“以后都要坚定的跟着二郎,切不可再三心二意了。”
李秀宁耐着性子叮嘱完,带着侍女转身欲走。
“好,我这就写。”
柴绍点点头,见李秀宁要走,连忙问道:“你要去哪里?不给我参谋参谋?”
李秀宁回过头没好气道:“写个信还要我给你参谋?”
“有我这个姐姐在,你即便再有错,只要认清过错二郎也不会计较,没有我,你现在写得再好,二郎也不会看一眼。”
“就按照事情的原委去写。”
“我现在要带着孩子去秦王府和无垢聊聊家常。”
柴绍闻言,当即恍然大悟,点头道:“那你快带着孩子去,我自己写就行,以后有空多带着孩子去秦王府走走。”
李秀宁翻了个白眼,心说:“我跟二郎的关系还要你提醒?就算没这事,还不是照样走动?”
(要不是亲的,能有你啥事?)
李秀宁没在理会柴绍,转身出了门。
东宫。
李元成和李元吉在秘密商谈着什么。
跟他们一起商谈的还有几个世家子弟,以及几个胡人打扮的汉子。
“妹夫,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是琅琊王氏的王礼,清河崔氏崔钰,范阳卢氏卢政,陈郡谢氏分支,江陵谢家嫡次子谢寻。”
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儒雅男子,名叫郑宏,是荣阳郑氏嫡子,也是李元成的姐夫。
他这次来长安是奉家族之命,带着部分族人和财产到长安发展,同时在暗中帮一帮李元成。
其余四人也是一样。
积极和李二凤作对,可也要给家族留一条后路不是。
万一失败了呢?
恰好长安正在大兴土木,商机巨大,他们过来的理由也充分。
李二凤对此也乐见其成。
他巴不得这些有钱人,全都带着物资过来。
跟他作对没关系,只要你肯出钱,肯送物资,成为长安繁荣的助力,那暂时也可以是自己人。
四人中,王礼,崔钰,卢政都是二十七八岁的年龄,只有谢寻最年轻,看样子应该还不到二十岁。
听完郑宏的介绍,李元成十分客气,一一见礼问好。
丝毫没摆大唐太子的架子。
四人中三人是关东望族子弟,陈郡谢家虽然差了一点,可也不容小觑。
特别是江陵谢家。
其先祖谢玄,可是桓楚的开国名臣,桓楚能有现在的地盘,谢家可出力不小。
谢玄先后帮桓楚打败前秦,一度攻占南阳,洛阳等地,之后又带着楚军击败吴国,更是夷陵一把大火烧得蜀军横尸百里。
并多次击败魏军,三次打下魏国的汝南和陈郡,进逼魏国国都濮阳。
要不是有齐国连横合众,吴,魏两国早就被谢玄灭了。
谢玄活着的时候,是楚国最辉煌的时候,可惜死得太早,不到五十岁就病逝。
谢玄和桓温死后,楚国相继失去了中原的土地,却仍然是天下第一大国。
谢家也并未因此没落,每一代人都在楚国身居要职,不是三公,就是位同三公的将军。
不过谢家之后这两百多年,再没有出现过谢玄这样的人物。
即便这样,也让人不敢小觑。
正所谓先祖余威仍在,外人何敢轻之?
就这样几个世家子弟,李元成现在也没资格去摆大唐太子的谱。
要是换成李二凤。
那他们得跪着说话。
介绍完四名世家子弟,郑宏又看向一个头领打扮的胡人。
“他是刹达可,突厥金帐狼军千夫长。”
“刹达可见过大唐太子。”刹达可抬手搭在胸前,用胡人的礼仪向李元成问好。
“刹将军客气。”
李元成笑着拱手回礼,然后不解的看向郑宏,心说,你怎么把突厥人也带来了。
郑宏笑道:“李元凤现在离开了长安,妹夫正好借这个机会暗中训练一支隶属东宫的军队。”
“突厥现在是我们盟友,可以为妹夫提供帮助。”
“要是缺少钱财,我们都可以支持。”
李元成还未开口。
听到这话的李元吉眼前一亮。
“大哥这确实是个机会,现在城中只有一万多府兵,以及不到两千禁宫侍卫是老二的人,若是东宫有一支兵马,加上堂叔李神通手上的两万多城卫军,说不定可以把长安的掌控权拿......”
“不可。”
不等李元吉说完,一脸稚气的谢寻就出声将其打断。
谢寻拱手道:“齐王这种想法不妥,人数上的优势并不算什么,先不说能不能打败这些久经沙扬的府兵,即便能赢,消息必然传播出去。”
“届时,若李元凤击败了薛举以及联军,长安必然面对十几万愤怒之师,齐王该如何面对?”
“若是李元凤战败生死,那么根本不需要走这一步。”
“所以,太子暗中训练这支军队,不是去和李元凤正面对抗,而是找机会斩首。”
谢寻挂着微笑,轻轻比了个手刀。
李元成听到这话,没有点头,看着刹达可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