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茶半杯湖底沙 作品

第72章 宇文拓又起来了

    “全都是污蔑。”

    “李渊狗贼卑鄙下流,捏造事实。”

    陈仓三十里外,西凉军大营。

    薛举看完探子抄来的李渊檄文,愤怒的将其撕碎。

    檄文上所言之事,他的西凉军一件也没干过。

    他倒是想干,可也干不成啊!

    大军所过之处人迹难寻?

    这是他西凉军干的吗?

    这分明就是大唐自己把百姓迁走了,所有粮食牲口全部带走,连半粒米都没留下。

    结果倒好,让他薛举,背上一个与畜生无异的骂名。

    薛举气不过,一拍桌案大吼道:“传我军令,把那些没人的民房全都给我点了,还有农田全部捣毁。”

    “他李渊不是说我与畜生无异吗?那我薛举就畜生给他看。”

    薛举难掩怒火,放声咆哮。

    “大王(西凉王)不可。”

    见薛举失了分寸,西凉国相郝瑗,以及前来助战的宇文拓连忙出声阻止。

    郝瑗道:“大王若因愤怒捣毁民居,农田,岂不是做实了李渊檄文上所言,今后百口莫辩?”

    “何况这些土地如今为我西凉所得,现在点燃民居,捣毁农田,便岂不是在损毁西凉自己的财产?”

    “等拿下陈仓,占据李唐麟州,那些百姓还要安置回去,到时候自然能为大王洗清名声。”

    “所以大王没必要为此事生气。”

    宇文拓也道:“郝国相所言不错,而且李元凤此人尤为奸诈,又善于攻心,此檄文多半是他的主意,目的就是引起大王愤怒,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到时候天下人对大王的误会变成现实,西凉国的名声将一落千丈,以后攻打李唐城池必然遭到殊死抵抗,即便占领了大唐的土地,百姓也会反抗不断。”

    “此李元凤诡计,大王切不可上当。”

    宇文拓抱拳,语气诚恳的劝诫。

    听完两人劝解的话,薛举沉默的坐了下去,陷入了沉思。

    渐渐地冷静了下来。

    “二位所言有理,没想到李元凤心思如此歹毒,差点就中了他的诡计。”

    薛举捏起拳头,愤怒的砸在桌案上。

    “此时不必理会,等扫平李唐,再邀天下名士到陇右去来看看,我相信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放任李渊给我泼污水。”

    听薛举这么说,郝瑗和宇文拓二人松了口气。

    宇文拓此次前来作战,目的是击败李元凤,可不想因为薛举一时愤怒而功亏一篑。

    作为李元凤的老对手,自从上次被李元凤击败后,宇文拓就带着数千残兵托庇在梁国,把李元凤研究了个透彻。

    任何关于李元凤的情报都没放过。

    可以说,整个天下很少有人比他还了解李元凤。

    这位表弟城府比他爹李渊还深,以前看着乖巧,老实,重情重义,其实全部是装的。

    真正重情重义的人,干不出杀死亲叔叔的事,也不想实行河东那样的政策。

    大唐玄武门之事,看似李渊在背后指导,李元凤只是听命行事。

    而宇文拓在仔细了解过后,却认为李元凤恐怕早有此意,只是在等李渊下决心,好把这黑锅背在李渊身上。

    事后李渊虽然当上的皇帝,大权却被李元凤全部拿下。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李元凤蓄谋已久,只是一直掩藏,没有被人发现。

    而且李元凤从事变之后,就完全改变了作风,攻心手段层出不穷,不是深有研究,涉猎多年,绝不会这么娴熟。

    仅这一点,就能看出他多年的伪装。

    这样的人着实可怕,败给他不冤。

    不过一时失败,并没有击垮宇文拓的斗志,更没有打击到他的信心。

    即便只有数千残军,他依然没有放弃打败李元凤的信念。

    李漉劝他返唐的家书,宇文拓也收到了,却暂时没有理会。

    不管今后投不投唐,他都要打败李元凤一次。

    不然心里这口郁气难消。

    同时也是向天下证明,他宇文拓,绝不比李元凤差。

    在梁国这几个月,宇文拓一直在恢复实力,没有钱就和宇文成都带着骑兵去草原,扮作马匪洗劫商队和突厥人的部落。

    他总结李二凤的作战方式,在草原上神出鬼没,抢了不少马匹牛羊,躲过了突厥人数次追捕,还收编数支马匪。

    麾下骑兵超过六千人。

    突厥始毕可汗,本来想开春率大军去李唐占领的河东威慑,抢掠一番,威逼李唐称臣上供。

    就因为宇文拓疯狂的劫掠,让他不得不调动大军搜寻,围剿此贼。

    可宇文拓惯用疑兵之计,像是有分身之术一样,神出鬼没,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等大军围过去的时候。

    另一边,又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部落被洗劫了。

    宇文拓还驯服了一只海东青,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从未迷过路。

    突厥人对他头疼不已。

    在大草原上不断的劫掠生涯,宇文拓成长不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骑兵作战方式,遇强则避,疑兵疲敌,敌疲就打,诈败引诱,骑射黏敌,两翼包抄,黑虎掏心。

    这一套战法,被宇文拓称为二十八字骑兵作战方针。

    为此他专门把手下骑兵分为三个部分,诈败黏敌的弓骑,是追求极限速度的全轻装骑兵,士兵只穿一层皮甲,一把腰刀,一张骑弓,五个箭囊和备用肉干,再没其他东西。

    这支骑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诱敌军追击,然后一边跑一边射箭将敌人黏住,让追击的敌人进退不得。

    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战术,宇文拓着重训练了这支骑兵的反身开弓战术。

    第二个部分就是两翼包抄轻骑,同样有弓骑的装备,只比弓骑多了一面盾牌,少了两个箭囊。

    这支骑兵的主要任务是,在弓骑黏住敌人的时候,从两翼迂回包抄至敌人后方,待敌人追击疲惫想退的时候,根据弓骑的信号,对敌人发起突击。

    第三个就是负责掏心战术的半重装骑兵,配合包抄的骑兵,在他们撕开敌军两翼的时候,对敌军中军发起致命突袭。

    用这套战术,宇文拓在草原上,以六千多骑兵,两次击败突厥上万人的主力骑兵,还学李二凤,把不少突厥骑兵收为了仆从军。

    之后更加猖獗,只要突厥围剿的骑兵不超过三万,都不带半点怂的。

    把突厥人都打懵逼了,却拿他毫无办法。

    堂堂突厥,竟然在骑兵作战方面被中原人碾压。

    这让他们......

    得亏这个消息没有大肆传播出去,不然大突厥的威信怕是要一落千丈。

    宇文拓都怀疑,他要是在草原上成就一番事业,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可惜草原上没有击败过他的李元凤,不是他该留念的地方。

    只是这套战术,对上中原的重甲骑兵,弓箭的杀伤力就小了,要想击败重甲骑兵,还得扩充重甲骑兵为突击力量。

    宇文拓本来在草原混得挺好,后来世家找上了他,让他配合薛举出兵,对阵李元凤,世家可以支持他复国,给他提供物资。

    突厥也从梁国这里得到消息,知道草原上那股被称作“黄金匪盗团”的马匪,就是他宇文拓后,也当即派出使者。

    表示只要他离开草原,不再劫掠突厥部落,突厥愿送他战马五千匹,还送他皮甲三千副,骑弓三千张。

    同样愿意助他复国,并与他结盟。

    梁师都也表示,给他提供若干铁甲,长枪,以及军粮,让他离开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