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纯爱大后宫的萌新 作品

第9章 :永乐大帝朱棣不在家,你们就辞职不干了?(第2页)

    你到了当地又要熟悉政务,又要搞好各方关系。

    那到要落实政策的时候,可真就是猴年马月了。

    连朱瞻墡的老爹太子朱高炽,此时也是一脸愁容。

    江南可是首要推行新政的地方!

    第一个试验区。

    现在才开局,就遇到这么大的阻力?

    后面要推行下去,那得多困难!

    朱高炽不由得看向了自家小儿子。

    ——满是担心!

    朱高炽也在想着如何能帮自家儿子破局。

    朱瞻墡又翻了几本辞表。

    更加确定,他们是联合起来反抗了。

    这是江南一地士绅官僚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的举措。

    也是一招釜底抽薪的妙计!

    如果真的将这群人罢黜了。

    别说推行新政了,连当地的治理都会陷入真空。

    这对于自己和朝廷,那都不是一个好事情。

    就在这时,杨士奇代表内阁,站出来表态。

    “启禀监国,内阁有事起奏。”

    “杨阁老,说。”

    “遵命。”

    杨士奇手持官牌玉牒一拜,

    直起身来环顾一圈同僚们,

    他老成持重地说道:

    “新政推行在即,各地都在提前准备着,江南本就是此次重中之重,更是我大明国税重地,此次若不能推行,别说是新税收不上来,开年的旧税也难以收缴!”

    “此刻若准许这些地方官员辞官,必然会造成地方的动荡,所以监国不可允许这群人辞官。”

    “那杨阁老你的意思是?”朱瞻墡问道。

    杨士奇极其认真且严肃地回道:

    “我们内阁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不如钦定一位大员,巡抚江南一地的各地州府!让这位大人到江南督促新政推广,同时也深入了解一番,当地到底是什么情况,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如果是没有问题,非要搞出问题,一个个都在胡作非为,那就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朱瞻墡很满意杨士奇这个提议。

    这也是他的想法。

    甚至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江南的士绅官僚们,为了对抗新政。

    也真是煞费苦心。

    朱瞻墡看向群臣,目光落到一个礼部官员身上,“于谦,你个内阁候补阁员,还愣着干嘛?站出来,做事了!”

    “臣在!”

    于谦这个状元郎一站出来。

    群臣们就开始了议论。

    他们其实一直都不喜欢这个不合群的状元郎。

    百官们看着于谦。

    心底里有些恼怒。

    大家都是一个集体的,就你特殊?

    非要跟咱们对着干是吧?

    内阁候补那也得活着才能入阁!

    一些官员瞪着于谦,心底里十分不满。

    朱瞻墡望着于谦说道:

    “于谦,之前你要入阁的话,肯定不能让百官服气!但如果你去江南替本监国把这事办好了,你这个内阁候补,也就可以正式入阁了……愿意替孤走这一趟吗?”

    百官们闻言,羡慕也嫉妒,更恨!

    于谦俯首一拜,沉声道:

    “臣于谦,万死不辞!”

    于谦不愧是千古名臣。

    他就是大明朝的一把神剑。

    于谦一答应。

    江南一地出身的官员们,顿时坐不住了。

    虽然他们不敢明着来。

    但拐着弯的反对,委婉的来抗议,那还是玩得很溜的!

    吏部清吏司主事张坦最先站了出来。

    “臣张坦反对!”

    “你反对?”

    朱瞻墡挑眉望着冷笑连连,“怎么?你要替孤去?”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于谦大人一直供职于礼部,对于巡抚一方这样的大事肯定经验不足,对于于大人虽说是一次历练,可一个不慎就可能导致于谦大人身败名裂,须知于谦大人可是陛下钦点的状元;”

    “若是状元郎丢了名声,那有损的也是陛下的天威脸面!”张坦侃侃而言,很会找借口。

    朱瞻墡瞧着他,眼神变得肃杀起来!

    还真是能言善辩,巧言令色!

    若此人不是江南出身,还真像是一心为君。

    “张大人,孤看你是想……”

    “臣于谦!——宁弃状元之名!”

    朱瞻墡还未说完,于谦就打断了他的话。

    于谦一脸决然,“臣虽不才,昧于大道,但定不会辜负陛下和监国的恩德,还请殿下就让臣去江南这一趟,若不能办成监国交付的事——臣宁愿死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