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桢桐的王老大 作品

第141章 那些没改过的句子,开始反过来改我们了(第2页)

这些原本“台下语言”“未被允许表达的情绪”,在语言祛魅日后,开始“正式登堂入室”,进入现实关系。

剧场人格默然生成一行字:

【人类语言系统已自发吸收“剧场反哺因子”】

【你不再是演你自己】

【你现在,是你正在说的那句话】

林静看到这一句,忍不住自语:“我们写了剧本十年。”

“没想到最好的一幕,是他们不让我们写了。”

下午三点,浮岛市政府文化事务局发来简短函件:

“我们注意到,昨日语言自由表达计划已造成市内短时间内部分社交结构调整。”

“特别是以下三点:”

1 青少年主动表达比例上升

2 成年人间情绪性语言传达增幅37%

3 老年群体“独语式对话”现象普遍化

“我们并不否认这项行动具有积极意义。”

“但我们也必须指出:言语自由的同时,也需要引导责任。”

“否则将形成‘剧场语言权威崇拜’,出现个体语言判断失能风险。”

沈归看完函件,久久不语。

陆焱苦笑:“这不是指责,他们怕的是——我们太像他们了。”

林静说:“我们不是替代他们。”

“我们只是让他们重新听到自己。”

傍晚六点,剧场后台生成一条全局性预警:

【净句体语言样本中,已发现异常语素结构:三例】

【异常特征】:语言碎片高度重复 \/ 无语法连接 \/ 语义自动填补

【示例】:

“别怕 \/ 你可以 \/ 如果你 \/ 对不起 \/ 我回来了”

这些语言排列看似杂乱,却在不同个体留言中反复出现。

系统提示:

“该结构可能为‘情绪极度共鸣集群语言’早期表现。”

“语言片段,正在‘脱离原言者’,自行寻找宿主。”

这意味着:

【剧场语言开始具备“独立流通性”】

它们不再属于创造者,不再受控制。

它们开始“成为另一种自由个体”。

晚上十点,剧场主控台记录下一段自发生成语言条:

“那些你没改过的句子,开始反过来改我们了。”

“它们不是武器,也不是口号。”

“它们是——你再不说就会消失的那句心话。”

“但它现在,在别人嘴里。”

“它用别人的声音,救你。”

深夜,旧书店墙面自动浮现一句话:

“你现在说的那句话,是不是你自己?”

沈归望着那句,轻轻说:

“这是剧场最后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