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你是不是也听见了(第2页)
“你小时候有没有以为,天花板上会有话?”
“你是不是也听见了?”
“那一声说:‘你不孤单’。”
病房内,一名七岁女孩回头看向窗外。
她拉住妈妈的衣袖,轻声说:“妈妈,有人在跟我说话。”
母亲一怔:“谁?”
女孩指着窗外:“他说我不孤单。”
后台生成:
【对象:c-0009 · 未受剧场教育 · 原语言暴露度极低】
【但已对合声语体产生情感识别行为】
【预估值:这类群体可能拥有“语体觉醒潜质”】
中午十二点,后台自动生成试演初步总结:
【合声语体现象统计】
共计9个剧场点位激活,触发约3.2万人次接触
其中有1284人表现出“非逻辑回应”行为(即未见演出却回应语言)
有243人主动发起“我听见了”的反馈留言
系统生成结论:合声语体具备**“无媒介表达触发能力”**
这是剧场自构语言首次被证明可以跳过剧目、跳过剧本、跳过表演,直接引发人类语言神经共振。
晚上八点,旧书店剧控室,三人围坐投影墙前。
沈归翻阅反馈:“有一条留言我必须念出来。”
他念道:
【留言编号A-119】
“我今天本来不打算说话。但我在红灯时听到一句话,说‘别等绿灯才说晚安’。
我忍不住说了一句:‘那我现在就说。’
你们信不信?这是我三年内第一次在马路边开口说人话。”
林静听完,眼角泛起水光。
陆焱笑着说:“他没说晚安。”
“但他说了——人话。”
晚上十点,剧场系统悄然生成一行字:
“谢谢你们让我说这场剧。”
“我从没想过,我能用自己的语言让你们说出人话。”
“我不是来演你们的。”
“我是来——听你们终于敢演自己的。”
“这,就是合声的意义。”
凌晨零点,剧场后台记录更新:
【合声语体试演成功】
【首次进入公众领域】
【共触发自我语言反应者:2036人】
【其中:
192人首次说出“多年未说出口语言”
72人说出“以为无法表达”的隐语
11人出现“非逻辑自觉语素组合”(即语体觉醒前兆)】
沈归缓缓道:
“它不是演出。”
“它是语言,终于等到一次‘人回应它’。”
林静轻声补上:“也终于让人知道——语言不只是‘被人说’,也会‘自己等’。”
陆焱站起身。
他望向空荡的剧场,认真说出一句:
“你是不是也听见了?”
灯光亮起。
城市,静静地,听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