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3 章 引经据典(第2页)

就在顾远山准备闭眼睡觉之时,忽然想起白日里孙秀才所说的秀才试,里面提了好几次关于律例的考核。

《昭明律例》并不算复杂,若是为了科举学习,记住核心罪名,如“十恶”“五刑”、诉讼程序,如“诬告反坐”“刑讯限度”及常见案例中的特殊规定,足以应对策论中“法治与德治”“刑狱公平”等议题。

学子每日专攻2-3卷,结合注本理解条文逻辑,仅需3月足可掌握核心内容,6个月能熟练引用条文佐证论点。

不过如今顾远山的学习计划己经安排满了,这例律是插不进来了。

还是等将《史记》看完,再看这例律吧。或者,到时一并拿过来,等看腻了《史记》,再换个口味也未尝不可……

顾远山默默在心底里记下此事。

……

第二日。

顾远山照常早早起床,洗漱时又遇到了沈叶初,还有早早出门的顾远丰。

同两人打了个招呼,顾远山回屋收拾东西就准备去吃饭。

昨日太过狼狈,他决定更换计划,提前去课室看书也是一样的。

临出门前,看了看左侧紧闭的房门,又看了看正在院子里看书的沈叶初,顾远山脚步一顿,最后还是往外走去。

他昨日冲动了些,冲进刘慧安与沈叶初的屋内叫人。若是经常

出入他人屋舍,日后他们丢了什么东西,误会自己偷拿的怎么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况且,昨日己经同刘慧安说过了,今日自己会早些出门,让他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顾远山默默祈祷:希望刘慧安能记得时辰起来。

不然,孙秀才的戒尺可不是吃素的。

……

不再去想其他事,顾远山吃了饭,就往课室走。

进去的时候还没有人,当然光线也不够亮。

顾远山从书箱里掏出一根早就准备好的蜡纸,点燃,放在桌面,就拿出《大学》一书看了起来。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课室外面渐渐吵闹起来。

忽然耳边传来“当——当——当——”的敲梆子声。

顾远山回过神,抬头发现,除了刘慧安,其他人都来了。

就连孙秀才也背着手缓缓走了进来。

就在顾远山思考刘慧安会不会又是睡迟了时,孙秀才低沉的声音传来——

“刘慧安呢?”

顾远山敛容屏气,没有贸然出声。

见西周无人出声,孙秀才冷了脸,皱眉问道:“与刘慧安同住的是谁?”

“夫子。”沈叶初站了起来,“出来时我己经喊了他,不知他是不是没醒。”

孙秀才面对沈叶初的时候,脸色难得缓和了一些,当听到刘慧安可能没醒,他脸色顿时又沉了下去。

“云照,你去告诉孙伯,让他去将刘慧安喊来。”孙秀才对着沈叶初后面低眉顺眼的祁云照吩咐道。

“好的,学生这就去。”

祁云照一溜烟就往外跑。

“好了,你们继续看书。”孙秀才端坐在上首,神色不明。

瞧着心情就不好。

顾远山几人顿时摇头晃脑,读书的读书,背书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