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章 孙秀才考核(第2页)
‘精卫衔石’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女——女娃溺亡于东海,化为精卫鸟,每日衔西山木石欲填海,然海广石微,终难成功。此句指人做事情不考虑客观条件,仅凭主观意愿蛮干,最终徒劳无功。”
孙秀才听了,心下满意,接着又连带着抽了好些段落、句词。
顾远山都一一作答。
见启蒙书籍抽查得差不多了,孙秀才其实己经很喜欢眼前学问扎实的顾远山了,不过想到他方才说的,《论语》都开始学了……
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
孙秀才心头火热,便问道:“你说你这阵子在学《论语》?那便背一段来听听吧。”他沉吟道,“就从‘学而时习之’开始。”
顾远山没有慌乱,而是背着手,摇头晃脑背了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顾远山还是很顺畅地背着书,孙秀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打断
道:“好了好了,老夫问你‘人不知而不愠’的‘愠’字何解?”
“‘人不知而不愠’出自《论语·学而》,这里的‘愠’是恼怒、怨怒之意。全句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会因此心生怨恨。
孔夫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具备豁达的胸襟,不因他人的误解或者忽视而动摇内心的平和。这种‘不愠’并非麻木,而是通过自我修养消解外界的负面评价,体现‘反求诸己’的处世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他人的不理解是常态,若是因此怨怼,只会陷入情绪内耗。唯有专注自身修为,才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境界。”
孙秀才静静地看着侃侃而谈的顾远山,忽然笑出声,肚腹随着笑声微微颤动:“好个专注自身修为!你准备准备,后日来学堂上课!”
真是不得了!
小小年纪,启蒙书全会了不说,连典故出自何处也知道,可见不只是顾海生用心,这学生也很认真啊!
没有哪个夫子不喜欢勤奋好学的学子,孙秀才也不例外。
听到此话,顾远山明白自己通了孙秀才的考核,连忙高兴应了声:“是!夫子!”
……
顾三水如坐针毡,时不时往内室探,就怕孙秀才为难儿子。
相比之下,顾海生倒是很淡定。不过他时不时端起茶水喝,便知道他内心也并不平静。
虽然对顾远山很有信心,但他是童生,总是怕秀才的考核要难些,怕顾远山露了怯。
两人首首地望着内室的方向,首到孙秀才和顾远山一前一后走出来,才齐齐松了口气。
顾远山见两人如此担心,浅笑着微微点头。
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