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新知县(第2页)

一顿风卷残云,杯盘狼藉,桌上的菜及大锅里的饭和汤都被顾家人吃光光。

一家子摸了摸圆滚滚的肚皮,满足叹了一口气。

顾远诚打了个饱嗝,美美地想着:这日子过得,比之神仙也不差什么了。

他还贪心地许愿:要是天天能敞开肚皮吃,他一定不会再瞒着爹娘偷偷吃糖。

余氏和王氏收拾碗筷,春雨打下手,李氏便不用忙了。她己经50岁,虽然腿脚还利索,但在村里算老人,顾云生有意让她歇着。

顾三水几兄弟就帮忙收拾桌椅板凳,顾云生和顾海生两兄弟就转去了主桌坐着聊天。

李氏牵着顾远山坐在两人身旁,听着。

顾海生喝口茶,润润口才问道:“云生,今年收成还行?我看大水三水两兄弟送了好些粮过来,生怕你留得少,饿着他们。”

顾云生眯起眼来

,高兴道:“今年大丰收,就给你送多了些,大哥不用担心,家里的粮都留出来的。”

“那就好。”顾海生继续喝茶,这茶水口感虽然粗糙,但在村里也不常见。

顾海生家里也有些茶叶,但也不舍得经常泡来喝。顾云生不爱喝茶,想必是特意给自己准备的。

想到这里顾海生心里一暖,嘴上不忘关心道:“今天你们进城交税粮可还顺利?官府的人还为难你们吗?”

此话一出,顾云生顿时嘴角咧到耳根,笑着道:“县衙今年换了新知县,这知县不像从前那个搜刮民脂民膏,很是清廉节俭,去交税粮还把我们特意多带的粮给退回来了。”

往年的税粮总是要多带些,就怕官府的人找茬。

如今换了个廉洁的知县,别提他心里多高兴了。

衣食父母体恤百姓,日子就好过。

顾海生点了点头,同样高兴,“确实是听说换了个知县,原先我还担心他比上一个做得过分,没想到却是意外好说话。可惜我就是一个老童生,否则定要去拜会一下。”

顾远山静静听着,心底里也高兴,一个好的父母官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小地方,知县就是土皇帝。

先前的知县,贪心得很,什么都要搜刮一遍,不过县里怨言也不多,主要是他只贪点小财也不害命。

顾远山听说隔壁县城的知县是个鱼肉百姓的狠角色,不止贪钱,还强抢民女,害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如今朝廷政策十分开明,皇帝轻徭薄赋,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但那么大个国家,也架不住底下生了蛀虫。

说到朝廷政策,就不得不说顾远山刚来的时候,见到家里那些红薯土豆,还想着自己穿到明清之后。

这让决定参加科举的他担心了许久,明清科举制度虽然完善,但出了八股文的限制,这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很是限制,对他一个思想禁锢的现代人来说非常不利。

后来经过他一番了解,才弄清楚如今只是相当于宋朝后期,但这里的宋朝和历史完全不一样。

在宋光宗之前,这个朝代发生的事与前世了解到的一模一样,但宋光宗却变了样,本应该患有精神疾病的他只在位5年就退位让贤,没想到在这里,他却推出一系列政策,力挽狂澜,将宋朝延续了下来。

顾远山合理怀疑这个宋光宗和他是老乡,只可惜他己经死了好些年了,否则顾远山怎么样也得去膜拜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