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人生南北多歧路

    沿着官道一路北上,李烁一路见识。

    出了京城,大片大片的平原官道宽阔,转眼就到了清河。在清河修整一晚后,农田与荒滩交错一直延绵到燕山脚下。过了燕山沙河,山路崎岖官道渐窄,兜兜转转十八道弯,奔波了数日才到了昌平,又途径南口,管沟,直到了弹琴峡,这路程才算是走了一半儿。

    弹琴峡前,望着远处两道壁刃夹着的一线天,站在峡谷下方小溪旁的李烁不禁感慨。

    一路行来也有千里,他算是亲眼看了这大乾的河山。

    看着小溪旁正在卸甲,用清凉的溪水洗漱的随行禁军兵士,以及拿了火折子打算生火热干粮,趁着峡谷下方清凉吃一顿午餐再行出发的两个随行奉御,坐在马车旁一块大石头上的李烁打开了一折手札。

    翻开手札,是他这半个月以来一路的所见所闻;

    四月廿七日,清河道上。

    过了沙河,官道渐渐荒了。路边开始能看到逃荒的流民,三五成群,像枯草一样蜷在土沟里。这些流民有的是河间诸县逃荒出来的,这些流民都在向北走。但奇怪的是,还有一些流民竟然是从北面南下过来的。

    在路边修整时,有个妇人抱着孩子讨水,我让小圆子将水囊递了过去时,问了那女人为何往南走。

    “清平开春时遭北蛮抢了,官府又征了一遍秋粮。”

    她如是说。

    在得知我将要去居庸关担任那里的监军后,女人抱着孩子慌张磕头后逃走了。

    五月初五日,沙河驿。

    天黑前赶到南口镇,雨下来了。

    客栈挤满了躲雨的粮商,厅堂里飘着霉味和羊膻气。

    在提交了印绶后,驿丞将我们引入了客房。我本来以为天已经黑了,又下了大雨,驿站晚上不会再有人过路。

    但是在楼下吃饭的时候,客栈外忽然一阵马蹄声踏碎雨幕。一队据驿丞说是燕山卫的兵士泼风似的冲过官道,一个时辰之后,他们回来时来到了驿站。为首小旗官的马后拖了个血淋淋的人。

    第二天早上,那个人已经咽气了。小旗官在马厩里将这人的脑袋割了下来。

    五月初五日中午,燕山卫。

    早上那看到的那个脑袋,被挂在了燕山卫的城门旁示众。

    五月初九,关沟。

    进了燕山山脉,路越发陡了。

    两山夹峙的关沟里,能看到很多翻倒的粮车残骸。在这些辆车的残骸旁,偶尔也能看见白骨混在碎石间,有些枯骨的腕上还套着锈蚀的镣铐。

    路过的镖师说这应该是去年征发的民夫,累死就被押粮官直接推下山涧。

    这一路难遇同路,在遇到镖局车马后我们一路同行。在拐过鹿儿滩后,忽见崖壁上刻着斗大的字:

    “早知燕山骨,不作京城尘”。

    尼玛,这大乾竟然还能延续三百年,不知道大乾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用了什么招数。

    五月十五,柳镇。

    天气越来越热了,行路的时候看到官道两旁农人正拾掇黍米。干涸的田垄间偶尔窜出瘦骨嶙峋的野狗,冲着马车狂吠。

    路过一片黍地的时候,几个孩童趴在土坡上,用树枝比划着刀剑,嘴里喊着“杀蛮子”

    也许是没看到我们的车马,田间正在耕作的一个老农拎着锄头喝骂起了那群孩子。

    “挨千刀的”“寻死鬼”这种字眼老农喷了一大堆。

    当看到我们的车马之后,那老农丢下锄头就去把那群孩子给赶跑了,生怕我们抢孩子似的。

    估计特么的是把老子当成征兵的了。

    估计这两年,边关各卫所没少在附近抢人。

    这情景,让我响起了穿越之前的乌刻兰征兵处……乐。

    “大人,干粮烤好了。早上从驿站出发的时候我跟他们要了点酱菜,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中午这顿咱们也就能这么对付对付了,您来一个?”

    峭壁回音如鼓,小溪潺潺如琴。

    就在李烁坐在大石头上,看着崖上刻着的诗文,想着在手札上添上一段的时候,面前出现了一张胖脸。

    见小圆子用树枝插着个烤的金黄的馒头,李烁赶忙放下了手中的手札。

    一路走来已经半个月,随行的这俩奉御他已经混熟了。

    小圆子本名刘圆,西山人士。十二岁就进了宫,在被佟二宝派过来跟自己之前,一只在御马监洗马司伺候草料来着。

    瘦的那个小五子,本名叫周二五。相比于小圆子,他进宫的时间倒是要晚上许多。来的时候一番攀谈,李烁知道这人竟然只比自己早了四个月入宫,也是张进调教出来的。

    如果不是这一趟自己被提了品级,委任了监军,在宫里遇到了甚至还得叫一声师兄。

    只是小五子这人不善言辞,一路上虽然伺候的殷勤,却很少说话。

    相比于他来说,小圆子就纯属是个话痨。

    对于小圆子一路的热忱,李烁不难理解;

    虽说是被分到了御马监,但御马监里的差事也有高低。就比如说洗马司这个切草料的差事,其实跟直殿监浣衣坊里面也没啥区别。

    洗马司切了整整八年的草料,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天天就围着一个铡刀转悠。

    能出来跟着监军赴任,在外面吃香喝辣,绝对算得上是捞着了。

    看着烤的金黄的大馒头,李烁咂了咂嘴。

    虽说这一路上自己都坐在马车里,鞋子基本没有沾地儿,但是走远路就是这样,不管走不走路,到了时候这肚子它也饿。

    闻着面糊香味,李烁对小圆子道了声谢,将馒头接了过来。

    “哎呦大人,您连着树枝子一块拿,别烫着!您慢慢吃,我去给您拿茶去!”

    拎着馒头,将上面烤的金黄焦香的硬壳撕下来一小片送进嘴里,感受着面香在口腔里蔓延开来,李烁不仅勾起了嘴角。

    妈的,虽然不比宫里那些穿着蟒袍的大太监,但是这身边有人伺候着,到了地方说话有力度,这人生……倒是也挺美妙。

    嗯……要是把鸡儿再长出来,取上几方小妾,那特么真的就是给个皇帝都不换了。

    争这么想着,小圆子碰了一杯热茶,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李烁坐着的那块大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