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女友 作品

第 476 章 殿试三甲(第2页)

    他看向冯京的眼中满是欣赏。

    “冯爱卿不瞒你说,淮南路和江南路发生水患。朕正打算派一得力,官员前往赈灾!

    既然冯爱卿愿意出京任职,朕便任命你为淮南路转运使,为大周处置淮南路的灾情!”

    “臣,冯京遵旨!”冯京激动地说道。

    作为礼部侍郎想要升迁的途径一般有两条。

    一条便是平调到其他六部,担任左侍郎。

    比如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等重要部门。

    优秀的礼部侍郎,有可能被调往这些部门担任侍郎甚至尚书职务。

    如姚夔真宗时期就有过从礼部侍郎转任吏部左侍郎的经历。

    至于另外一条便是外放地方,一些中央官员会被派往地方担任要职,这种经历有助于获得更全面的能力和声望,从而为回京后更高层次的任命打下基础。

    冯京圣眷正隆,嘉佑帝安排他外放,自然不是贬官。

    若是能够在淮南路转运史上做出成绩,日后回到汴京踏足政事堂,成为宰相,也并非不可能。

    结束问话后,嘉佑帝抬了抬手。

    “冯爱卿你去吧,先回家准备准备!

    两日后朝会上朕宣布对你的任命!”

    “谢陛下!”冯京躬身行礼后离去。

    …

    解决了江南以及淮南路赈灾官员任命问题,嘉佑帝紧皱的眉头终于略微舒展开来。

    他拿起被放在第一的殿试考卷。

    考卷的编号写的甲四,正是大相公韩章孙子韩治的考卷。

    嘉佑帝看完这张考卷后,眉头不由得又皱了起来。

    这韩治通篇策论,渲染的是以仁为本,想要以大周文化浸润辽国人,从而达到不尽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若是庆历年之前,嘉佑帝还觉得有道理。

    可如今嘛,只能用迂腐两个字形容…

    自从经历过庆历年间的三扬大败后,嘉佑帝就明白光靠儒家学问不能打败外敌。

    若是国家没有强悍的军队守护,只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这文章虽然文采不错,不过想法太过于理想化,想要位列三甲自然是不可能。

    嘉佑帝考虑到韩治乃是大相公家的孙子,将其考卷放到一边,稍后再做定夺。

    随后嘉佑帝又翻阅了,其他评分前二十的殿试考卷。

    其中徐达、苏颂、沈括、盛长柏,四人的考卷被嘉佑帝挑了出来。

    这四人的考卷写的都很有见地,尤其是徐达和沈括二人的策论最符合嘉佑帝的心意。

    只是这二人的身份让嘉佑帝有些纠结。

    一个是徐子建的表弟,一个是徐子建的弟子。

    如若让两人位列三甲,怕是会引起朝堂非议。

    嘉佑帝思虑片刻,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将徐达定为殿试第一名,而且沈括被放到二甲第一名。

    至于剩下的探花和榜眼,苏颂和盛长柏两人的文章都在伯仲之间。

    嘉佑帝对一旁伺候的内官询问道:“刘瑾,盛长柏和苏颂二人容貌如何?”

    刘瑾闻弦知雅意,恭敬的回答道:“回陛下,盛长柏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其祖父乃是先帝时期的探花郎!”

    嘉佑帝点了点头。

    “那便让这盛长柏摆当探花吧!

    苏颂做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