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女友 作品

第 475 章 殿试阅卷

    大周朝殿试的排名由主考官和副考官初步拟定等级,但最终名次必须由皇帝亲自确定。这一流程既体现了考官的专业评定,又确保了皇权对人才选拔的绝对掌控。

    评卷基本流程如下:

    殿试结束后,试卷先由初考官(主考官)和覆考官(副考官)分别独立评定等级。

    试卷等级通常分为“五等”,如“上上”、“上中”、“上下”、“中上”。

    若两人意见分歧较大,需由详定官协调或重新评定。

    考官完成初评后,会将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的试卷进呈皇帝。

    如今年嘉祐十年的殿试,按照大周律法规定,考官需将前10名的试卷密封后交由嘉佑帝审阅。

    此时考官仅提供等级建议,不直接确定名次顺序。

    嘉佑帝不仅是殿试名义上的主持者,更是排名的最终决策者。

    事实上,嘉佑帝不仅仅会审阅前十名或者前二十名的试卷。

    其他参加殿试考生的考卷,嘉佑帝也会亲自看一遍,防止有自己看中的举子在初步选定中被筛选过去。

    基本上殿试排名,除了考官们评定的作为依据外,最终名次还是由大周皇帝裁定。

    皇帝亲自定榜的核心目的是,将新科进士塑造为“天子门生”,强化皇权对官僚体系的控制。

    大周朝设立殿试制度的初衷之一,便是防止考官与考生形成“座主-门生”的私人关系,避免前唐的“牛李党争”式的结党营私。

    这次殿试阅卷,徐子建为了避嫌,评卷时基本都会咨询申时行、文彦博、欧阳修几人的意见。

    申时行和徐子建两人,虽然因为分属政治派别在朝堂上有所争吵。

    不过两人私下里两人的关系,倒也不算非常差。

    徐子建这些年来,三元及第考上状元,治黄河,建登州水军,控制济州岛,镇守西疆大败西夏人,收复河湟五州,正旦宴会一箭双雕挫败辽国使者的阴谋。

    这一桩桩一件件,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值得大书特书,够吹一辈子了。

    同样的,徐子建虽然对于申时行的保守政策有些不满。

    不过申时行在限制贵族子弟恩荫以及打击官员贪腐上的施政,同样也是取得了不少成效。

    从地方升到宰辅级别的官员每个都不简单。

    朝堂之上每个人都有双面性,并不是非黑即白,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对于殿试的题目,主考官申时行虽然政治上不支持现在北伐进攻辽国,收复燕云。

    不过他也没有对提出想要收复燕云的考生,进行打压。

    集英殿附近的殿阁里。

    经过数日的阅卷,殿试初步评审结果已经完成,三百零一份考卷,按照等级评分高低整理好即将由编排官呈送给嘉佑帝。

    一名身穿绯色官服的礼部官员进入殿阁内朝申时行几人恭敬行礼道:

    “下关曾经见过申相公,欧阳相公、徐相公!”

    申时行指着书架上封装好的考卷,对前来取送考卷的编排官礼部侍郎冯京笑道:“冯大人这是已经审阅过的考卷,请你复核后呈送给陛下!”

    他又转头对徐子建说道:“徐大人你随冯大人一同前去取考卷吧!”

    冯京朝徐子建点了点头。

    “徐相公劳烦你了!”

    徐子建朝冯京拱了拱手,“冯大人客气了,都是为大周朝效力,哪来的劳不劳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