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吏 作品

33.07 请品尝后现代美拉德煎蛋

    01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牛马发一天疯。被迫在单位加班两宿的牛马宋连,终于挨到了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李士卿的)家中。

    人刚走到前院,就听到来自后院的朗诵声,语调激昂,中气十足。

    这是来客人了?

    他穿过过堂,看见那张巨大的两壶门扁桌被搬到了后院亭子里,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

    麻腐鸡皮、香辣滴酥、水晶鲙、莲花辣鸭签、酒炙肚胘、爊肉……还有各色点心:元子、水团、糕、粽子、芥辣瓜……

    嗯,是贵客,还是爱吃辣的贵客。

    宋连顺眼望过去,满桌珍馐后只坐着两位陌生面孔。

    两位乍一看长得很是相像,穿着也很类似,应该是同胞兄弟。

    稍微年长的这位,头戴软包幞头,身穿淡青色圆领宽袖澜衫,领口和袖口有藏青色缎面压边。腰间佩戴同色腰佩,显得身材颀长。

    他眉疏目朗,目光灼灼,颧骨高耸、两颊清瘦。此人性格开朗,非常健谈,说到高兴时眉飞色舞,一看就是妥妥的e人。

    但他旁边那位则刚好相反,表情要严肃一些,两颊略微丰满,眼睛也更圆一点,看起来更加认真谨慎。

    e人在高谈阔论时,他只略微点头,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典型的i人了。

    二人正与李士卿相谈甚欢,没注意到宋连已经走近了凉亭。年长些的感慨:“这一别四五载,竟发生这么多事。”

    李士卿端坐对面,竟然表现得十分温文尔雅,腼腆点头,还敬了一杯茶。

    年长的又说:“当时你传授与我的那些方法,我时常修习,但道术未有长进,可见天赋不足。”

    李士卿又客气上了:“仁兄心怀家国天下,有太多世俗牵挂,能有今日的道行已是了不起,论修心之法,在下自愧不如。”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全是客套话,也分不清是真熟还是假客气。宋连只知道这俩人来头不小,否则李士卿才不会绞尽脑汁商业互吹。

    他原本不想打扰李士卿待客,计划从回廊悄悄回房。但肚子十分不争气,看到一桌美食之后就开始闹着要恰饭。

    抗议声音震耳欲聋,咕噜噜一响,那三人就停下来,将目光转向了宋连这边。

    年长那位看到宋连时便眼前一亮,好像与他认识一样,腾地站起身来,顺道还将一旁的i人也拽了起来:“快看,这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宋检法吧!”

    旁边的人被扯着衣袖歪歪斜斜站起身,嘟囔着让对方撒手,忙着整理自己的衣冠。

    宋连则十分尴尬,他也拿不准对方说的宋检法是他还是他前身,看样子应当是见过前身的,但那个“大名鼎鼎”听起来说的又不像前身……

    他不知怎么应答,只能歪嘴勉强笑着,边笑边琢磨这两人到底什么来头。

    02

    仓惶的小手无处安放,兴奋的小脸白里透红。想要签名想合照,手都伸到裤腿边才想起来没有手机。

    要么说中国人最重视饭桌文化呢,饭桌上是真的有文化啊!

    当李士卿向宋连介绍他的好homie苏轼和他的好bro苏辙时,宋连的脑袋都是懵的。

    这个伴随着宋连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考题现在就活生生站在他面前,怎能忍住来一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菲版)呢!

    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却先热情地握住了他激动的小手:“我叫苏轼,这是我弟弟苏辙。李兄跟我说了很多你的传奇事迹,敬仰敬仰,我是摩羯座,你呢?”

    ???

    课本上没说他还搞星座这一套啊!

    可惜,宋连这个被现代科学紧紧包裹的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对星座一窍不通。沉思半晌,答曰:“我属虎,o型血。”

    苏轼一愣,随即放声大笑,对李士卿说:“李兄这位朋友,果真有趣极了!”

    宋连不知道自己现在在苏轼眼中究竟是个什么形象,什么形象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抓住机会火前留名!

    可惜两手一掏,裤兜空空,没有纸也没有笔,只有一颗失落的心,比裤兜还要空落落。

    宋连从未像现在这样想念甲丁(怀里的小本本和笔)。

    03

    五年前苏老爹带着两个儿子——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在宰相张芳平的推荐和鼓励下,走出眉州,走向汴京。

    他们一路向东,历时两个多月。半道上遇见了正在游历四方的李士卿。

    苏轼早年拜入道家门下,对奇门遁甲之类的道术也十分有兴趣,于是便和李士卿成为了挚交好友。

    当时苏家父子三人请李士卿看看他们仕途是否顺畅,李士卿给出的结果是“仕途坎坷”四个字。

    可那次汴京之行,苏家父子三人一举名震朝堂。

    先是老爹苏洵深受宰执大臣欧阳修的赏识,文章被士大夫争相传阅,文名大盛,一时之间学者竞相模仿苏氏所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