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 章 96年(第2页)
<span>记住本站:</span> ......
—
{刘备为什么要杀刘封?}
正在感慨后世发展迅速的刘备,此刻脑子里乱糟糟的。
原因无他,刘封好歹是他的养子,自己赐死他,这种情绪一般人也承受不住啊。
尤其是一想到如今才没多大的孩子,刘备心里顿时愧疚不已。
诸葛亮眉头紧锁,看着如今还年幼的阿斗,再想到刘封,这也挺麻烦。
姜囧、赵云他们都看过三国剧,对于杀刘封,也知道,但那毕竟是剧,不能当真的历史看。
练武场上,张飞抱着拳头皱眉,“大哥怕是要难受了,刘封如果真的和剧中一样,他死得也不冤。”
关羽面无表情,他对刘封自然不会有什么爱心,只是他大哥难做了。
建兴年间
刘禅很郁闷,为什么杀?当然是刘封做的太差劲呗,不然他爹能把干儿子赐死?
各朝人士也在闲聊着,三国剧里的刘封,大家也知道这个人,对于不清楚历史真相的世人,现在也好奇真实的历史和剧中的情况是否有差别。
{刘封,他是汉昭烈帝刘备的养子。
由于一开始刘备还没儿子,就收养了他。
其实一开始刘备是没有对他动杀心的,不过诸葛亮把刘封看得很清楚。
刘封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将。
刘备夺取汉中,派孟达攻占了房陵,局面大好。
本想继续进攻上庸,但刘备也担心孟达一个人难以担此大任,于是就安排刘封率军去和孟达合兵,攻取上庸。
成功夺取东三郡后,刘备就让刘封担任副军将军,和孟达驻守上庸。
这并非随意安排。
关羽在荆州,而刘封他们在东三郡,两方就能对曹操的襄阳、樊城构成夹击。
等关羽北伐之时,刘封能配合关羽攻取这两个地方,从而打通北伐的通道。}
想到三国剧中演出的刘封,很多人都觉得刘备的想法落空了。
曹老板更是嗤笑了一声,刘备的打算倒是好,可惜了,当然对自己来讲一点都不可惜,他巴不得大耳刘内部越乱越好。
益州这边
刘备的情绪还很低落。
诸葛亮嘱咐姜维和阿斗好好练字,就出门去找刘备了,这刘封的事情还是要处理好,若是现在不趁着年纪小好好教育,以后难免重蹈历史覆辙。
碰巧,荀彧也寻了过来。
两人都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span>记住本站:</span> 荀彧语气平淡,“…要我看,要么就把人早点送走,送回他父母身边,要么就好好教育。”
刘备闻言,也从低落的情绪中回过神来,“让我想想。”
至于另一边
刘封的亲生爹娘,只感觉很是难堪,尤其是还要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这以后还怎么出门啊。
建兴年间
刘禅唉声叹气,只希望他那另一个时空的爹,能改变改变自己的想法,可不能再这样干了,刘封不靠谱。
{刘备的想法是好,但关羽北伐之际,这两人之间矛盾又激烈。
关羽多次让他们出兵,结果都被拒绝。
得不到支援,关羽的荆州军在围攻襄阳、樊城时,就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别无他法,关羽只能调动原本留在荆州防备的后备军北上参与围攻。
所以吕蒙能轻易袭取荆州,一部分原因就是留守的荆州军也北上了}
老百姓们看得都很生气,尤其是有祭祀关二爷的宋元明清这些朝代,这刘封的做法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一些正在关公庙祭祀的百姓纷纷骂出声。
读书人狠狠的呵斥道:“如此重要的事情面前,竟然不以大局为重,确实是该死。”
小将无比惋惜的说道:“如果留守的军队还在,荆州也没那么容易丢啊。”
......
东汉末年
刘封的亲爹娘感觉已经抬不起头来,关羽啊,那是能被封神的人物,而他儿子又是干了什么?
孙权看得还挺高兴的,谁让他们是敌对的关系?
益州这边
张飞、赵云他们纷纷为关羽打抱不平。
徐庶愤怒的开口,“刘封这小子,属实是不地道,心胸不行。”
赵云心里也是极为不喜,“其实他如果带兵来增援,哪怕失败了也没人会说什么,尽力了,即便是三郡丢了,大伙儿也不会怪他的。”
张飞更是烦躁的走来走去,“以大哥的脾气,即便三郡真没了,也不可能怪他,但偏偏他倒好,哼。”
......
关羽听着众兄弟的话,心里暖暖的,他相信大哥这次会处理好的。
刘备的确是在考虑对刘封的安排,只是还很犹豫。
诸葛亮和荀彧都赶紧劝,别犹豫了,实在不行就送回去给他亲爹娘吧。
刘备:...
{关羽战败后,孟达害怕被刘备问罪。
<span>记住本站:</span> 加上刘封仗着自己是刘备干儿子的身份,嚣张跋扈,还抢了孟达的一个演奏乐队,孟达心里也有怨恨。
于是孟达决定离开,给刘备交了一封辞职信,然后带着部曲四千余投奔曹魏去了。
到了魏国后,孟达带着曹魏大军来打三郡,还写信劝刘封投降。
刘封拒绝,结果被击败,逃回成都。
这下荆州丢了,三郡也丢了}
各时空,不少人都看得极为郁闷,现在不少朝代也都有三国迷,尤其是刘备这行人的粉丝真多,此刻都要骂死刘封和孟达了。
汉朝的帝王们也是大为恼火。
尤其是刘彻,这两家伙在他手底下,绝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即便是孟达都要抓回来处死。
“刘备还是心软啊。”
东汉末年
益州这群人都快心痛死了,虽然这一世都没发生,但看到历史,还是愤怒。
刘备这下也不再犹豫,决定派人把刘封送回他爹娘身边,就这样吧。
见状,诸葛亮和荀彧神情都轻松了,酿成这么大的错,刘封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还是得把这不确定因素送走。
建兴年间
刘禅、姜维他们当然是知道这些事的,但现在看到光幕再次提起,也免不了郁闷。
蜀汉的百姓们同样不满极了,满肚子的火气。
{…光是从这些内容看,刘封拒绝了增援关羽,对关羽的败亡有一定责任;
他还欺辱下属,一定程度上促进孟达反水;
最后就是他还丢了东三郡。
这每一条单独看,都不是小问题。
但是刘备虽然责备他,但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
但诸葛亮的一番话提醒了刘备。
刘封身为刘备的养子,这个身份还很棘手。
加上他年轻气盛,一旦刘备死后,等刘禅继位难保不会闹出什么乱子。
最终,刘备下定决心赐死刘封。
面对这个结局,刘封还留下遗言,说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答应投降曹魏。
这属实是搞笑了,自始至终他都没想到自己的问题}
光幕下
各时空,没人觉得刘备杀刘封是错的,尤其是那句遗言,看得大家更是满头黑线。
刘备原本的犹豫,这下内心彻底坚定了下来,既然真实的历史如此,那趁现在刘封还小,还是早点送他离开。
<span>记住本站:</span> “或许一开始,我这收养干儿子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诸葛亮出声宽慰道:“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以后的事情。”
荀彧和刘封没什么接触,自然没什么感情,“送他走了好,安稳的度过一生,留下来难保留下后患。”
......
建兴年间
刘禅鼻尖微酸,他爹和相父活着的时候都在为他打算,如今虽然他们离开了,但自己也要好好争气才行。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