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 章 古代赘婿的地位(第2页)
宗氏沉默无言的坐在一边,现在不适合她开口,更何况说到了丈夫的前妻身上。
而另一头的许家人,这心里是万般滋味,李白这个诗仙啊,在后世也是个名人啊。
{元明时期,对赘婿的政策也有改变。
当赘婿就跟打工似的,也有服务期限。
如果是养老女婿,那就要终身生活在女方家。
自己和孩子都是随女方姓。
但要是年限女婿,到了约定的时间,男方可以携带媳妇回到男方家,回归本宗,或是和妻子分居。
根据史料记载,大多的服务期限是在十年以上。}
百姓们倒是都觉得这种模式就挺好的,选择也会相对多一点。
读书人很是赞同的说道:“这种做法,想来也容易让想招赘婿的人家,更方便招婿。”
老大爷也点了点头,“只要能生下孙子继承家业,至于他们夫妻是走是留倒是影响不大。”
大婶笑着说道:“想来对于那些有做赘婿打算的人,也比较容易接受吧。”
......
像秦汉的上门女婿们,此刻就比较羡慕唐宋明清的赘婿了,因为这些朝代世俗对他们这个群体相对会更宽松点。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受后世的影响,虽然现在世人的眼光依旧看不上赘婿,但也没以前那么鄙弃。
秦汉的帝王看着这些后面朝代的做法,也若有所思,至于要不要调整针对赘婿的一些政策,他们也需要先考虑清楚。
{那为什么会出现赘婿呢?
因为古代没有儿子的人家,叫做绝户,还可能会被亲戚‘吃绝户’。
为了有人继承家业、也为了死后有人祭祀,一些人家会选择从族里过继一个男孩来做儿子。
如果过继这条路行不通,有女儿的人家就会选择招赘婿,生下的孙子可以延续香火,并且继承家业}
说到被吃绝户这事,各朝代的老百姓们也很感慨,大家现在都知道,这生儿生女是那什么染色体决定的,还是个概率问题,至于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大概真的全看天意。
没有儿子的人家,此刻都是唉声叹气,哪怕知道后世的独生子女家庭不少,但时代环境不同,他们朝代没有儿子是真的不容易,别人欺负上门也没有男丁站出来,而且家产也会被人惦记上。
“还是后世好,不会有这些烦恼。”
“唉,财帛动人心,还是要给咱闺女找个靠谱的女婿上门。”
......
{另外,有一些家庭,因为儿子的年纪还太小,也会选择先招一个上门女婿来承担家庭责任。
还有种情况是太宠爱女儿,舍不得女儿嫁人这才找赘婿,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除了以上所说的,古代也有寡妇招赘婿的,被称作‘接脚夫’或是‘接脚婿’。
因为寡妇住在前夫家,新女婿要承担起前夫的责任,而姓氏也会改成前夫的姓。
这些选择当上门女婿的男子,要么是家中太穷娶妻困难,要么就是贪图女方家有钱,选择走捷径。
所以在历朝历代,赘婿都算是社会底层,会被人瞧不起}
各朝代的赘婿们默默低下头,虽然他们选择当赘婿的人,基本上是把脸面舍弃了,但说出来还是很叫人尴尬的。
不少穷苦人家的父母,疼儿子的也不愿意让儿子去倒插门,唯一能避免的就是不成亲,可是他们的思想也还没开放到后世那种程度,另一种办法也就是努力打拼家业,争取让儿子娶媳妇。
只有闺女的人家,这些当父母的也在精挑细选一个好女婿上门,主要他们也担心招上门的不是什么好人,万一狼子野心、引狼入室就麻烦了,不仅是坑女儿,还坑全家。
从这个视频出来,看到刘晓希点开的新视频,祖宗们聊赘婿的声音也渐渐少了,很多人把目光放在新视频上面。
镜头里,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坐在桌前,他的面前还放着一本书,而这翻开的一页正好是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各朝人士还来不及欣赏这首诗,就看到镜头里的孩子,手指正指着注释,奶声奶气的念“西托、王昭君、申公豹、不对,招狼、杨玉杯。”
祖辈们目光都锁定在那本书上写着的‘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再来一一和这娃念的对照。
一时间,大伙儿都沉默了。
沉默过后,又是阵阵爆笑声。
古代的学渣们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少年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这咋还给人改名儿了,就一个王昭君说对了。”
“这小娃,比我还不靠谱。”
......
春秋时期
正坐在西施旁边的郑旦,“噗呲”笑出声来,“西施,你咋还改名了哈哈哈。”
西施也被逗笑了。
主要是这孩子还太小,认错字太正常了,她也不至于和一个几千年后的小辈计较。
东汉末年
大伙儿都知道,貂蝉是虚构出来的他们时代的人物,此刻都报以同情,当然忽略掉人们脸上的笑差不多。
张飞笑得张扬,“还招狼呢,这娃没一个词念对。”
一旁的赵云不赞同的反驳,“哪有,王昭君不就说对了。”
诸葛亮眼神里有些宠溺,“这孩子,指定是课上开小差了。”
......
天宝年间
李隆基笑了笑,思绪已经飘远了,玉环啊,这个名字他刻意去淡忘,也不知道他们两个过得如何?自己能做的就是不去打扰。
定居在江南的杨玉环夫妻俩,李琩此时憋笑憋得难受。
杨玉环双手叉腰、美眸一瞪,娇声道:“你还笑?”
李琩连忙解释,“没有没有,我是笑这孩子呢。”
......
而在评论区,这里的热闹也吸引了各朝人士关注。
【申公豹也没想到吧,自己都当上四大美女了(捂脸)】
看过封神榜的祖辈们,肚子都快笑痛了,他们也弄不明白这申公豹到底是哪来的,难道是这娃看封神榜心心念念惦记上了?
【谁懂啊,‘对方正在输入’,结果我儿子说的是‘对方正在偷人’】
各朝人士笑而不语,他们也看到过刘晓希和别人发消息的v信页面,上面的确会出现‘对方正在输入’这几个字。
教书先生无不感慨,“这两个字长得还挺相似,难怪孩子认错。”
青年还不忘记教育旁边的儿子,“看到了没,要好好学习,弄出乌龙来以后惹人笑话。”
......
【唯一念对了个王昭君,可能还是因为玩王者农药才知道的(捂脸)】
西施:...
杨玉环:...
虽然各朝人士不知道王者是什么,但也能猜到或许是一款游戏,就跟此前他们知道的忘川差不多吧。
继续往下看各种各样的评论,祖辈们笑着笑着一整天的烦心事都没了,今晚都能美美进入到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