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浮桥(第2页)
扶苏对自己此行浪费了时间,不能亲至巩侯府拜见老夫人,为张妈妈增寿表示道歉。张诚替老夫人感谢了皇帝的厚谊,心道你这样大驾登门,还不够张妈妈忙活的。
扶苏却心知张诚的腹诽,并不点破,要起驾。却出了波折——
皇后表示我就留在巩邑了,不陪同陛下去嵩山,也不打算回长安了,孩子在巩邑上学,我要在这里留下来照顾孩子。
无数朝臣劝谏。
皇后盯着萧何、叔孙通说:我听说之前椒房殿的吕皇后也在陛下不在长安的时候,曾带着孩子巡游到洛阳,这件事就发生在您二位当朝的时候。可见皇后不离皇宫、不离陛下左右的说法都是扯淡。吕皇后能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太子可以离开长安,我就可以离开长安。太子不能没有母亲照料,我也不能长久不见太子。谁有意见,就是跟我和太子作对。
所有人都指望本地地主张诚能出来说一段话,劝慰一下忽发奇想的皇后。
张诚不吭气。
九卿之中的女官赵杏儿也不吭气。
“赵大人,您劝一劝皇后啊!”叔孙通忍不住。
“母子连心,哪个母亲能忍受长久和孩子分离?如果可能,我自己也想留在巩邑不回长安了。”赵杏儿的声音清冷,让所有人听出她的果决,也听出来老张家这是不打算劝皇后了。
“巩侯,朕命你在巩邑建一座皇后府……”
“陛下,世上哪有建皇后府的道理?”皇后自己又不乐意了。直接驳回了皇帝的胡说八道。“我就住在那个乡旮旯大酒店,或者不行我去我小姑子家做客也行。”
好半天才有人想清楚皇后的小姑子是赵芃。众人不禁莞尔。
“朕租下你一层酒店。朕不在的时候,就由皇后居住,宫女都留下、内侍也留一部分。回头内府向巩侯结算酒店费用,皇后用度朕自会拨过来。”皇帝的表情有些难看。
“陛下,周末的时候,我会带着弘毅回长安看您……”准备留下来陪读的皇后殿下这样回应皇帝,算是保留了部分皇帝的颜面——皇后只是不忍心和儿子分离,并不打算和皇帝离婚。
同时,每个星期有五天,皇帝可以不用问皇后,自己该睡在谁身边。
-----------------
居然有读者提前猜出来我要用浮桥!气死偶了!
作为无系统工业题材的小说,最基本的尺度就是,技术不能超出时代许可。你得讲道理。
浮桥技术同样没超出本书时代技术限制。甚至不需要穿越者张诚的加持。
浮桥最早记载在诗经:《诗经·大雅·大明》:“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讲的是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
秦国人也不是不熟悉浮桥,秦景公的弟弟逃亡晋国,在黄河上建浮桥,带了千辆车拉着巨额财产逃亡。
目前江西赣州的木浮桥建于宋代,长度496米,使用了八百多年。比韩信的浮桥只短了几米而已。
江西赣州古浮桥,宋代建造的,用了八百多年你敢信?
韩信用浮桥,采用木船、木板,连接物用的是竹缆麻绳。连铁链都没用上。秦代的技术完全可以支撑,连张村技术都不需要。
九指在构架情节的时候,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总是放在前列的,不会胡说八道从衣袋里随便掏出一个新鲜玩意。
你们看我到现在连铜帽子弹都没弄出来,问就是我搞不定雷汞底火!当前化学技术很初级,徐福只搞定了氨气相关的几个技术。路还长着呢。
但是每项技术作者也不会浪费,我的读者应该注意到技术的关联性了……
这就是我构建的一个有限技术但生机勃勃的世界啊!
---
追读催更别忘记呦,咱家五星太少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宝子们翻到最后一页,把五个星星点一下好不。
以前写过书评的,还可以加评。看到现在加书评的,系统会给高分。
分数一直上不去,平台也不给推流了,拜托了宝子们,只有你们动手才有效果,九指认真写书,您给个五星书评鼓励一下,咱也火一把呗?书越火我就越勤快。上量我就敢拼命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