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爱吹牛的李明(第2页)
我: 可我还是忍不住想让别人喜欢我。从小到大都这样,好像只有别人夸我,我才觉得自己有价值。
医生: 这就像你总在看别人手里的镜子,想从里面照出自己的样子。其实你自己手里也有一面镜子,只是你没好好看过它。
我: 我自己的镜子?是什么样的?
医生: 就是你独处时的样子啊。你说独处时踏实,那时候的你,不用吹牛,不用炫耀,不也挺好的吗?
我: 好像是。一个人待着时,我会看书、拼乐高,那时候没想过别人怎么看我,反而挺开心的。
医生: 这就是真实的你啊。你可以试着把独处时的状态,分一点点给和人相处的时候。不用一下子改太多,每天改一点点就好。
我: 比如呢?
医生: 比如今天跟人聊天,只说一件真实发生的小事,不带任何夸张。说完后,观察对方的反应,也观察自己的感受。
我: 要是对方没反应,我会不会又失望?
医生: 那我们就提前打个预防针。告诉自己:“他没反应,可能是他今天心情不好,跟我没关系。” 慢慢练习,就像学骑车,摔几次就稳了。
我: 摔的时候肯定疼啊。就像之前被人疏远,我难受了好几天。
医生: 疼是正常的,说明你在乎。但疼过之后,我们可以想想:“下次能不能换个姿势骑,别摔得这么狠?” 而不是干脆不骑车了。
我: 嗯,总不能因为怕摔就一辈子走路。其实我也不想一直一个人待着,还是想有朋友的。
医生: 这就对了。朋友就像拼图,得一块一块找,慢慢拼。急着把不合适的图硬塞进去,反而拼不出好看的图案。
我: 那我那些毛病,会不会一辈子改不掉啊?有时候刚说完话就后悔,觉得自己没救了。
医生: 你现在能意识到“后悔”,就已经在改了。就像手上有个小伤口,你看到它,才会想办法包扎。总比流血了还不知道强,对不对?
我: 有道理。以前我根本不觉得这些是毛病,还觉得是性格直爽。被人疏远了,才开始反思。
医生: 反思就是改变的第一步。你看,你今天能坐在这里跟我说这些,就已经比昨天的你进步了。
我: 听你这么说,好像没那么绝望了。其实我也不是想变成多完美的人,就是不想因为这些毛病,失去真心对我的人。
医生: 这个目标很实在。我们不用追求完美,只求“舒服”——跟人相处舒服,自己心里也舒服。
我: 怎么才能舒服呢?
医生: 就像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觉得好看的鞋,挤脚了也得脱下来。聊天也是,想说就说点真实的,不想说就安静会儿,别勉强自己。
我: 可我还是怕自己忍不住吹牛。比如别人聊成就,我就想把自己的事往大了说,不然觉得没面子。
医生: 下次忍不住时,试试在心里喊“停”。然后换个说法,比如“你这挺厉害的,我上次也试过类似的,没做好,还得向你学学”。既没吹牛,还夸了对方。
我: 这招好像能行!既不丢面子,又显得真诚。我回头试试。
医生: 慢慢来,不用逼自己一次做好。哪怕一天里有一次忍住了,也是进步。进步多了,就成了习惯。
我: 嗯!以前总觉得这些毛病是洪水猛兽,现在觉得好像能一点点驯服它们。
医生: 你本身就有这个能力,只是以前没发现。你看,你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问题,还愿意改,这就很了不起。
我: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亮堂多了。其实独处也不是坏事,至少能让我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医生: 对,独处是和自己对话,相处是和世界对话。两者平衡了,日子就顺了。
我: 那我以后要是又犯毛病了,或者又被人伤害了,还能来找你聊吗?
医生: 当然可以。改变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很正常。我们可以一起看看,下次怎么能走得稳一点。
我: 好!今天谢谢你,感觉心里那块堵着的石头,好像小了点。
医生: 不客气。你自己也别忘了,你已经在往前走了,这就够了。下次见。
我: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