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飘流 作品

第10章 坚守与成长 自律与道德(一九二)(第2页)

上午十一点左右,柳琦鎏的几个表兄弟来了,五六个表兄弟带了四包过期的方便面作为祭品。柳琦鎏看到这些,心中不禁一阵苦笑,但还是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他的四姨也来了,在灵前痛哭流涕,被周家几个嫂子拉到一旁安慰。其他三个姨姨没有到场。

十二点整,喇叭唢呐声响起,出殡仪式正式开始。柳琦鎏舅舅的堂侄子们确实不少,男女老少一大帮子人。女的坐上了出殡车,男的则步行跟随。柳琦鎏举着花圈走在最前面,出殡车走在步行人群的后面。舅舅的骨灰盒放在灵车上,柳琦鎏举着花圈围着灵车正转三圈,然后摔碎瓦盆。这一系列动作象征着对逝者的敬意与告别。

与此同时,周家送灵的嫂子们、侄媳妇们围绕着灵车倒转三圈,然后纷纷寻找出殡车坐上去。好在此时此刻,街道里的水已经排出去了很多,有的地方露出了水泥面,但还有很多水坑依然存在。柳琦鎏和其他送葬的人们淌着水行走在街道里,向着村外的坟地走去。

此时的村子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和泥土的气息。远处的玉米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玉米穗刚刚授粉,即将成熟,像是一排排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窄窄的村间小道两旁,玉米秆高高地矗立着,绿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走到村内的路口拐弯处,柳琦鎏停下脚步,面向灵车跪在水坑里,叩谢乡亲们的帮忙和支持。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心中默默感谢每一位前来帮忙的村民。雨水虽然已经停歇,但地面上的积水依然很深,柳琦鎏的膝盖浸在冰冷的水中,但他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直到仪式结束。

出了村子,队伍继续前行,直奔坟地。沿途的田野里,玉米杆随风轻摆,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逝者送行。天空湛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宁静与祥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达坟地后,大家按照习俗进行最后的安葬仪式。柳琦鎏小心翼翼地将舅舅的骨灰盒安置在墓穴中,周围的亲友们依次上前撒土覆盖。每一捧土都寄托着对逝者的思念与祝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让人动容。

随着最后一抔土落下,柳琦鎏站起身来,望着新筑起的坟冢,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舅舅的告别,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洗礼。

周庆三兄弟和其他几位族人走上前来,拍了拍柳琦鎏的肩膀,表示安慰和支持。柳琦鎏感激地看着他们,轻声说道:“谢谢大家,今天多亏有你们。”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葬礼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柳琦鎏在经历这一系列仪式后,深深感受到了这份慰藉背后的沉重责任。他明白,逝者已去,生者却要继续生活,承载着对亲人的思念与回忆,继续前行。

回程的路上,柳琦鎏的脚步略显沉重,但他的眼神却比之前更加坚定。他知道,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离别和伤痛,而这些经历会让人更加成熟和坚强。阳光依旧明媚,田野里的玉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生命虽短暂,但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灵魂都曾留下过自己的痕迹。

柳琦鎏心中默默许下愿望,愿舅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息,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这份思念,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准备好,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周家的嫂子们开始忙碌地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各自的家中。她们虽然疲惫,但脸上却流露出一种满足和释然。葬礼的成功举办,不仅让逝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也让生者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

出殡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回到柳琦鎏舅舅家的院子里,准备享用落灵饭。整个院子被布置得井然有序,十几张大圆桌摆满了丰盛的酒菜,每一张桌子上都放着热气腾腾的大锅菜、精致的小碟和几瓶白酒。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庄重而又充满温情的告别。

院子里的人们开始落座,一百多人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热闹的景象。老人们坐在靠里的位置,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挂着笑容;年轻人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刚才的出殡仪式,偶尔发出爽朗的笑声;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天真无邪的笑容给这个略显沉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生机。

柳琦鎏身穿孝衣,站在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情绪。他知道,这一刻不仅是对乡亲们的感谢,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次释放。他缓缓走到院子中央,面向大家,双手合十,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沉稳而坚定:

“各位乡亲,今天多亏了大家的帮助,舅舅的丧事才能顺利进行。我代表全家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点头示意,表达对柳琦鎏的敬意和支持。几位年纪较大的长辈甚至站起身来,回礼道:“琦鎏啊,你做得很好,大家都会记住你的。”

随后,柳琦鎏开始逐桌敬酒答谢帮忙的乡亲。他端着一杯酒,脚步轻盈地走向每一桌,面带微笑,真诚地与每一个人碰杯。每到一桌,他都会停下来,简单地说几句感谢的话,有时还会与乡亲们聊聊家常,拉近彼此的距离。

“大叔,谢谢您今天忙前忙后的帮忙。”柳琦鎏微笑着举起酒杯,与一位年长的邻居碰杯。

“不客气,琦鎏,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叔爽朗地笑道,“你这几天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走到另一桌时,柳琦鎏遇到了几个年轻的朋友,他们拍着他的肩膀,开玩笑道:“琦鎏,这次可真是辛苦你了,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柳琦鎏感激地回应:“谢谢兄弟们,有你们的支持,我心里踏实多了。”

随着柳琦鎏逐桌敬酒,院子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天谈笑,仿佛忘记了刚才那场庄严肃穆的葬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炖牛肉、红烧鱼、炒青菜、蒸馒头……每一道菜都是村民们精心准备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锅菜更是这顿饭的亮点,一口口大铁锅里煮着丰富的食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村民们用大勺子盛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大锅菜,递到每个人的面前,让大家感受到浓浓的乡村情谊。

柳琦鎏的母亲也在一旁忙碌着,她招呼着每一位前来帮忙的乡亲,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大家辛苦了,快坐下吃饭吧。”母亲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宾至如归。

周庆三兄弟和其他几位族人也加入了敬酒的行列,他们与柳琦鎏一起逐桌走动,与乡亲们碰杯致谢。周庆的老大举杯说道:“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支持和帮助!”

乡亲们纷纷举杯响应:“周大哥说得对,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在这片热闹非凡的场景中,柳琦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支持。他知道,正是这些朴实善良的乡亲们,才让这场丧事得以顺利完成。他们的帮助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柳琦鎏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眼前这一片欢乐祥和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知道,这场落灵饭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纪念,更是对家族亲情和邻里情谊的一次深刻体验。

夜幕渐渐降临,院子里的灯光映照出一片温馨的画面。亲戚朋友们也陆续离开,柳琦鎏一一送别,感谢他们的到来和支持。每一次握手和拥抱,都让他感受到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温暖。他知道,虽然舅舅已经离去,但他并不是孤单一人。

当最后一辆车驶离村子,柳琦鎏站在村口,望着远去的车辆,心中充满了感慨。这一天,他经历了太多,感受到太多。他知道,这些经历将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