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屿 作品

第45章 第 45 章(第2页)

------

宣政殿。

一身青衣的中年男子看着龙椅上的天子,他手背上那道长长的伤疤,光看着就吓人。

“岳大人,”刘胤颔首,改口幽幽说道:“应该叫你姜参军,这些年潜藏在老四身边,替朕办事,辛苦了。”

殿中的便是肃王身边的幕僚岳豊,也是十年前含冤而亡的益州仓曹参军,姜哲。

姜哲躬身道:“微臣幸不辱命,让肃王坚定了要反的念头,这些年他夥同宣威将军,在封地招兵买马,暗中扩大势力,只等一个机会起势,微臣现已将搜罗的证据呈上。”

“肃王还勾结戎夏,向戎夏借兵,”他叹息一声,道:“可惜其中往来密信,肃王阅后即焚,他极为谨慎,微臣便没有证据。”

刘胤看了眼御案上呈来的册子,说道:“姜参军已经做得很好了,朕又岂会怪你没有尽心尽力?”

姜哲擡头瞧了眼天子的脸色,见他没有提及那件事,心里隐约有了不妙的预感,提醒道:“定国公已奉命前去捉拿叛臣,事情快要尘埃落地了,陛下承诺的那件事……”

刘胤薄唇紧抿,长指合上册子,淡声说道:“朕会让你带走永宁的。”

“谢陛下。”

姜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枉费等了数年。

刘胤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等你父女团聚后个把月后,朕会亲自来接永宁回宫。朕会给她举办一场盛大的封后大典。”

什么?

姜哲脸上的笑容登时凝滞,惊楞地看着天子。

姜哲气得手抖,此刻也管不得顶撞天子是大罪,怒道:“永宁视陛下为兄长!陛下竟对她有此等荒唐的想法!!”

刘胤眸色幽深,冷笑道:“视朕为兄长,又非亲生兄长。朕是看着她长大的,为何不能娶?”

刘胤声线清冷,道:“朕念你爱女心切,这次恕你无罪。”

话音刚落,宣政殿外传来嘈杂的声音。

张金贵劝道:“长公主,您不能进去,陛下与大臣在谈事情。”

“皇兄,永宁有急事求您。皇兄见一见永宁吧。”

女子哭哭啼啼的哀求声传来,仿佛又看见了那张梨花带雨的巴掌小脸。

无声应答,她便还在外面央求。

“永宁以后什么都听哥哥的,求哥哥见一见永宁。”

刘胤眉心拧了拧,传她入殿。

想必她已经知道了生父尚在人世,今日听到了什么风声,这次哭哭啼啼来求他。

刘胤长指压了压指上玉扳指,眸色一暗,愠色渐浓。

便只有危及亲人的事情发生,她才会对他服软,放下身段来央求她。

永宁得了召见,出现在宣政殿内,湿漉漉的眼睫垂泪,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庞时,蓦地一楞,心提到了嗓子眼。

爹怎么会在这儿?

莫不是天子捉他来问责?

为了不让天子生疑,永宁忙别开视线。

“哭哭啼啼找朕何事?”刘胤率先问道。

永宁心里一紧,双手交互着握紧,顶着爹爹的目光,猝然跪在地上,央求高高在上的天子道:“永宁听闻陛下派人捉拿肃王。”

她看了眼不能相认的爹爹,求道:“她是念念的恩人,求陛下饶恩人一命。若是没有恩人,念念怕是早溺死在了水里。”

永宁的眼泪不争气地又流了出来,哽咽着央求道:“念念不能坐视不管,求哥哥饶恩人一命吧。”

姜哲不忍看着女儿这样苦苦哀求,“念念,爹没事。”

以往他瞒住身份,是为了让戏演得逼真,不让肃王生疑,可如今事情明朗,他们父女不必再装作不相识。

永宁楞怔在原处,有些怀疑耳朵听错了。

这是怎么回事?

刘胤缓缓走来,伸手扶永宁起来,便当着姜哲的面,宛如平常那样拭去她脸上的泪,“都多大了,怎还和小时候一样,动不动就哭。”

永宁想躲开,可手去被他握着。

“别动,妆都花了。”刘胤指腹拭着她眼角的湿濡,举止亲密,不相识兄妹之间,倒像是情意绵绵的一对恩爱情人。

姜哲看在眼里,眉头渐渐拢起。

念念和天子……她是喜欢的吗?

若是念念喜欢,那他带她离去,许是错误的决定。

-----

宣政殿偏殿。

永宁刚才哭过一场,眼睛红彤彤的,她看着父亲,疑惑问道:“爹爹为何跟肃王在一起?您今日为何会出现在宣政殿?女儿以为您会受牵连,担惊受怕了一路。”

姜哲长叹一口气,“说来话长。先帝驾崩,新天子登基,诸位到了年纪的亲王相继离京前往封地。天子早知肃王包藏祸心,今日不反,他日也会反,天子想尽早解决这个麻烦,欲派一名内应挑唆,加快肃王造反的进程。”

“当年我冒死揭发益州太守勾结前朝馀孽造反,不承想被倒打一耙,污我贪了军饷军粮,我的死讯传开后,你与你娘面圣,为我洗刷冤屈,先帝派兵阻止了那场叛乱。然而我没死,被友人从牢狱里劫了出来,我入狱后受了酷刑,奄奄一息,等伤好之后,才收到外界的消息,先帝将你母女二人接入了宫中,巧娘被封了惠贵妃,你成了大黎尊贵的公主。”

“我的忠心就像是一个笑话,我恨先帝,可再恨又有什么用!我带不走巧娘,也带不走你!那会儿先帝带你们南下游玩,我好不容易有机会接近巧娘,却发现她已有了六个月身孕,先帝发现了我们私下相见,一怒之下要将我斩了,巧娘跪下央求先帝,说她并没有要离开的打断,求先帝饶我一命。”

“巧娘情绪激动,动了胎气,见红了,在那场雨夜小产了,她拖着虚弱的身子,央求先帝饶我一命,否则她就去死了。”

“后来先帝松口,放我离去。我那会儿一穷二白,你们母女若是是跟了我,粗茶淡饭的生活怎能与宫里相比?”姜哲忆起往事,红了眼睛,“那会儿爹爹见过你,念念有漂亮的衣服穿,打扮得娇俏明艳,还有好吃的点心,不缺婢女伺候,然而跟了我,便什么都没了。”

“便是那会儿,爹和还是太子的天子暗中有往来。”

“见到你们母女俩过得好,时间一长,爹爹也就释怀了。直到先帝驾崩,巧娘殉葬的消息传到我耳中,我的天顿时又塌了!巧娘已经不在了,人死不能覆生,你不是刘家人,宫里没了可依的人,待着又有什么意义?我想带你离开,天子答应放你与我团聚,可前提是帮他办一件事。”

永宁说道:“是肃王那件事?”

姜哲点头,“没错。因为先帝强夺巧娘,而你又被送去了寺庙,故而我对天子的恨不让肃王怀疑。在我的煽动和追捧下,肃王原本动摇不定的念头,日益坚定,他在西北封地招兵买马,蠢蠢欲动。”

“天子知道这一切,也知京中与肃王一直有往来的是武安侯一家,随时准备出兵捉拿叛臣肃王。”

永宁眼睫轻颤,呼吸顿时一窒,后脊生出密密匝匝的寒意。

一切都在天子的计划中,他什么都知道!

她于天子而言,也是利用的一环!

然而等事情尘埃落定,他又食言了,他不会同意爹爹带她离开的。

永宁眼神惶恐,手心出了一层冷汗,嗓子好似被一双无形的手遏住,难以呼吸。

是他的大掌。

他太可怕了。

一双幽幽的眼透过窗柩,凝看神色异样的女子。刘胤眼眸深邃,下颌微扬,便是都知道一切了,又能怎样?

她逃不掉的,注定是他的皇后。

------

仲夏五月,肃王夥同宣威将军,于雍州起兵谋反,攻向京都。

三日后,天子御驾亲征,西行讨伐叛臣肃王。

出发前的清晨,永宁伺候天子穿上盔甲。

刘胤垂眸看着她,抚摸她的脸庞,“等着哥哥回来。”

永宁将脸贴到他的掌心,乖顺极了,柔声说道:“念念在玉芙殿等着哥哥回来。”

数年前,他出征,她也是这样同他讲的。

永宁拿出一枚平安扣,眉眼乖乖地望向他,问道:“这平安扣,哥哥还要吗?”

刘胤看着她掌心那枚莹润的平安扣,薄唇轻启,“给哥哥戴上。”

他弯下腰,永宁不用踮脚也能勾着他的脖颈,将平安扣戴在他脖颈上。

永宁确认系好了,这才松手,“哥哥,好了。”

她的那枚平安扣在爹爹那儿,这是肃王归京时,送她的那枚。

男人大手一伸,蓦地将她抱在怀里,虎口扣着她的耳廓,低头吻着她。

这一吻还和以前一样霸道,但慢慢变得温柔了,缠绵漫长。

刘胤松开她,不舍得看了她一眼,转身离了含章殿。

城门外。

朝霞如火般热烈,将半边天都染红了,天子御马在前,浩浩荡荡的大军排列整齐,黑压压的一片,气势磅礴。

……

天子不在皇宫,永宁不会白白浪费如此好的出逃机会。

翌日永宁去找了一趟珣哥,这次没有瞒他了,将出逃的想法告诉了弟弟,也询问了他的想法。

她避着天子,而不是抛下弟弟。

珣哥摇摇头,“带上我,阿姐还怎么逃?我知道阿姐是迫不得已才离开的,这点就已经足够了。”

“过几年,我也该去信陵封地了,阿姐届时一定要悄悄来寻我!山高皇帝远,皇兄才不会知道我们姐弟在一起呢!”

永宁眼眶一热,“等那一天,阿姐一定会来找珣哥的。”

她伸出手来,珣哥明白何意,伸手和她拉勾盖章。

珣哥蓦地将她抱住,眼睛热了起来,“我会想阿姐的。”

永宁摸了摸他的头,满眼都是不舍,可不舍又能如何?

等天子凯旋,她又成了金殿玉阙中的一只金丝雀。

过所还在,只要行事谨慎,她应该是能逃出去的,况且宫外有爹爹接应,这次会成功的。

几日后,永宁在玉芙殿终于等来了元姝大长公主。

元姝在榻边坐下,摇着的团扇送来徐徐清风,说道:“找本宫何事?”

永宁俯身一拜,“请殿下助我逃离皇城。”

元姝眉眼一挑,来了兴致,她放下团扇,看着那纤瘦的身影,问道:“想好了?”

“想好了,请殿下成全。”

永宁点头,内心无比坚定,既已决定好,便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