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

都听到了全过程。

黄怀予嘴里的珍珠丸子还没咽下去,分了一点意识,抬头看了一眼, 发现说话的似乎是某一个姑姑的孩子,看上去读初中的样子。

她有点印象, 因为好像这个姑姑就住鸡鸣区,偶尔还能在一中对面的街上碰见。

——不过,黄怀予碰见了,第一反应也一定是赶紧躲到旁边装没看到。她的活泼外向仅限于朋友和熟识一点的长辈,其他不近不远的亲戚她本能上都极其害怕与之社交。

她妈妈就坐她旁边,低头回答:

“她叫黄怀予。”

“哦!我见过这个名字。”

“就在一中门口的光荣榜上。文科年级第七名呢!”

几句话声音不大,但是桌子上所有人都听见了。

“!”

黄怀予差点被呛到,顶着众人的目光如坐针毡。

那个光荣榜,已经是九月份月考的老数据了,学校抠门得要死,一块板子重复用了三个月。

——所以,刚刚才出来的年级35名的这个数据,当然也没机会公之于众了。

她余光扫到,那个姑姑已经迅速坐到了她外婆旁边,开始跟她外婆唠家常。

从夸黄怀予成绩真好开始,又提到家里搬家到鸡鸣区就是想让自家孩子上楚门一中,最后终于把话题引到了楚门的初中补习班推荐。

“……”她胆战心惊地看着旁边的外婆来了精神,开始津津乐道极有经验地给那个姑姑分享各种补习班资源和体验。

两个人声音太大,又吸引了隔壁桌全程旁观的一个中年阿姨,三个人聚在一起,一个小镇应试教育家长交流角已经迅速形成。

……

宴席之间,又是反反复复的各路亲戚来敬酒。

桌子对面,就坐着蒋平的妈妈——外婆的亲妹妹,黄怀予的姨家家。

“姐,你和姐夫最近身体怎么样?”

姨家家过来敬酒,黄怀予觉得她整场宴席下来都红光满面。

听说上个月蒋平才带着她,一家人去了杭州西湖旅游,光是朋友圈就发了十几条。

“西湖啊。你和爹爹想去吗?”黄怀予当时刷到了朋友圈之后问家家。

“想啊。”

她一边叠衣服,一边回答。

“没有人家那个命啊!”

家家笑得很坦然。

“又没钱,又一身病。怎么能跟人家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