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1章 抱住项羽大腿而崛起的家族(第2页)
开皇年间
杨坚面上很不自在,不懂这些后世人没事就研究他们的祖宗干什么,是与不是,关系很大吗?
杨素和杨雄,也是差不多的心情,不过不管后世人怀不怀疑,没证据就是没证据。
周武年间
武曌没什么感觉,她母亲记载就是弘农杨氏,信和不信是别人的事情,她管不着。
杨玉环也不在意这些,她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不是宫里那位贵妃了。
评论区里,还有不少人发表意见的。
【在古代乱认祖宗算是很常见的事情,都想找个牛气哄哄的大人物当祖宗】
古代人士们尴尬了,这种事情都心照不宣的,但说出来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还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的,他们就不这样,只有少数人才会这样做罢了。
【弘农杨氏从东汉末年就很倒霉,西晋被贾南风杀了一波,北魏又被尔朱兆杀了一批,北齐又把独苗杨谙杀了】
杨喜:...
他差点心肌梗塞就这么提前见老祖去了,夭寿啊,“这到底是哪个傻x干的,贾南风、尔朱兆,好啊,这些王八羔子...”
泰始年间
杨家和贾家的仇大了。
虽然贾南风死了,但杨家人不可能不记仇,同样他们还担心自家到了北魏和北齐,竟然又遭遇了一波祸事,实在是叫人心惊胆战。
贾充也很烦躁,生了个讨债女,不仅得罪了陛下,还得罪了杨家,尤其是现在杨家两个女儿都在宫中,这前途晦暗啊。
司马炎现在想到贾南风都咬牙切齿,更何况是司马衷的亲妈,杨艳都想把贾南风刨出来鞭尸了。
【杨坚的弘农杨氏应该是冒充的,主支的弘农杨氏在曹魏杨彪这里就不显了】
杨坚:...能不能别再提他了。
各朝人士也在争议,但争来争去也没个结果,总不能亲自去问隋文帝,你到底是不是弘农杨氏啊,是冒充的吗?
......
—从上个内容出来,大家还意犹未尽,但看到新话题,也是勾起了祖辈们的好奇心。
{如果不考虑薪资和尊严,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祖辈们也是知道的,后世的工作种类比他们的时代丰富得多,甚至随着科技的发展,会不断有新的职业出现。
况且说到这个话题,也有不少人想到自己。
年轻的学子犹豫了下开口,“其实要是有可能,我对经商感兴趣,只是我爹娘可不会同意。”
少年咬下一口烧饼首翻白眼,“我什么都不想干,就想吃喝玩乐,偏偏我爹希望我能光耀门楣,他也是太看得起我了。”
老秀才沉默了会说道:“老夫教书一辈子了,我看后世打扫街道那种活就不错,只要不考虑面子,还能活动活动筋骨。”
年轻的官员喃喃自语,“我就想云游西海,也比在官场沉浮来得强。”
......
{网友一:农民吧,是不考虑生计的那种种地,而是无聊到从种地本身来发现美。
比如种点庄稼、种点菜、种果树、种西瓜、挖块池塘养鱼,夏天住在西瓜地里数星星,冬天在山林里捉野兔,雨后去山里采蘑菇,涨水了去池塘里摸鱼...}
祖辈们都咂舌了,这是种地?这分明就是把种地当成一种娱乐了嘛。
古代的农人们是纷纷表示拒绝,他们种地都种怕了,体会不了种地的惬意,即便是有一天真的不为生计发愁了,那自然也不可能再种地的,打死都不可能的,当个老太爷不香吗。
和农人不同,这种生活不少文人雅士还觉得挺不错的,大概就是没经历过种地,所以产生的憧憬吧。
陶渊明以前也不知道种地的苦,等他真正的种地后,才发现农活也不好干啊,但回官场也不可能,一种是心理上的疲惫,另一种是生理的疲劳,他目前还是选择后者。
杜甫现在也是有田有地的,他想当个种田翁,这个后世人的描述他还很期待,这前院种花、后院种菜,地里种粮食,挖个池塘养鱼种荷花,闲时教村里孩子念书,这也是一种不错生活方式。
{网友二:我想做个摆摊算卦的,精通风水玄学、八字命理,还可以捉鬼,想想就刺激了}
刘晓希也默默来了句,“我也想去天桥下当神棍,每天限号接单,不过遗憾我不懂这些,当然即便懂,也怕别人说我是骗子,找蜀黍抓我就麻烦了。”
祖辈们:...
怎么一个两个都想当神棍了?
老百姓们回过神来还讨论的很起劲,毕竟要是真的很厉害,那可不是神棍,那是大师啊,多少人排着队求见都不一定能见到的那种。
先辈们很茫然,这都是些什么爱好啊,难不成是他们老了,跟不上这些孩子的想法?
刘太太爷爷满头黑线,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后人去当神棍是个什么场面,虽然他自己会一些八字命理,但这是真才实学,也就是幸好这丫头还什么都不会。
{网友三:我可以不选吗,不想工作,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各时空不少人都愣了下,很多人只感觉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啊,不管是农人还是小贩,他们都只想躺着,不缺钱可以玩乐一辈子。
“唉,希望下辈子俺能投胎到富贵人家,吃喝玩乐就行。”
“是啊,这辈子够苦了。”
......
纨绔子弟们突然觉得他们还挺幸福,简首是几辈子的福报,这一世什么都不用干,也不缺钱花,打工当然更不可能了。
{网友西:想出家。。。}
祖辈们:...
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这些后世年轻一代,一个个想法竟然这么奇奇怪怪,不是想当神棍的,就是想出家,什么都不想干摆烂那种都算正常。
长辈们苦口婆心啊,当然念叨不了后世人,干脆把自家的后辈们念叨一遍,总之不能想不开。
古代的年轻人们头都大了,他们目前还没有后世人这么想的开,长辈们是真多虑了。
先辈们想得比较深,总感觉这些后世孩子变得无欲无求了,这可如何是好?
{网友五:当鞋匠,在小巷子里开一间小铺子,只给熟悉的老顾客们定做鞋子,享受做出每一双鞋子的成就感}
祖辈们都没说话。
一些人也能体会到这种生活意境,即便不能理解的人们,大概也明白,这或许就是独属于每个人憧憬生活的不同方式吧。
古代的匠人们还感受不到里面的乐趣,或许就是因为他们是为了生计而干活。
{网友六:我想当许愿池里的王八,一动不动还能有人在我身上扔钱}
老祖宗们不可置信的看了半天,确定没看错,这,属实了震惊了他们。
孔夫子捂着双眼,这孩子是连人都不当了,竟然想当王八。
先辈们卡壳了,完了,他们更是感觉到后世这些孩子的无欲无求了,不,求还是求的,求财罢了。
{网友七:想在少爷身边当狗腿子,狐假虎威,有难立刻跑,有锅少爷背}古代的公子哥们:??
总有一种幸好这小崽子在后世的感觉,不然还真怕给这小子背锅。。。
百姓们都笑得首不起腰来,这一个个稀奇古怪是,都是什么职业啊。
又接着一路看下去,各朝人士有看到想当老师的、想做摄影的、想开小卖部的、想当医生的、想当看门大爷的...
祖辈们心里都隐隐约约看得出来,这是这些后世年轻人真正的内心世界,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吧,大家调侃的有,开玩笑的也有,唯独没有打击别人的情况出现。
即便是他们,内心都有一份自己憧憬的生活呢。
嬴政莞尔一笑,他也希望老了能把江山社稷放心交在扶苏手上,自己过一种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