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2章 后世的教育方式

又接着给祖宗们看了会儿手机,眼看时间不早了,刘晓希忙着做晚饭。首发免费看书搜:美艳教师 至于各朝人士也要开始今天和系统的互动了。

2233也是考虑到开春了,大家的日常也很忙碌,还是早点弄完让祂的观众们能早点歇息,不然第二天的活计就耽误了。

所以现在光幕每天上午七点开启、下午六点就会关闭,这事2233也和刘晓希说了。

各朝人士也明白,这熬夜大家也不太受的住,农忙可是大事。

随着今天的光幕关闭,2233的身影也出现在光幕上。

“今天的抽签开始,和往常一样三个问题。”

早己经习惯了的各朝人士,都没等系统说完,就己经开始了。

当然这次抽中的三人同样非常兴奋,至于没抽中的遗憾了下继续看热闹。

这第一个抽中的是秦朝的李斯,他还记得之前陛下的交代,反正所有的问题都商讨并整理出来了,所以现在也是首截了当的问出来,顺便往宫内赶。

“系统好,可否了解后世的教育系统?不瞒你说,大秦也想要总结一番经验。”

嬴政满意的笑了,他也没想到这次被李斯抽中。

冯去疾吐槽了两句老搭档的运气好,倒也不羡慕,因为不管是谁抽到,都是以国事为先。

关于教育的问题,各朝人士也很好奇。

谁都知道后世的教育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同,还区分了什么小学、初中等院校,但具体的详细内容,大家就不清楚了。

像是宋元明清的书院,上到院长下到夫子、甚至是学子们,都在认真的看着,显然对这个问题兴趣极高。

2233听到这个问题,也在检索着信息,“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口口相传的教育方式,夏朝时期,有了以教为主的学校...

周朝成了‘序’,西序也就是大学,是贵族和贵族子弟入学的地方;东序是小学,是平民学习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秦灭六国,提出‘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汉朝私学重新恢复发展,西晋还设了国子学。”

百姓们对这些基本没有了解,此刻都是一副认真听课的表情。

纨绔子弟们也不遑多让,他们要是能好好读书,那就不叫纨绔子弟了。

大禹看着正在忙碌的族人们,孩子们跟在长辈身边观摩长辈的处事行为,这想来就是一种教育了。

姬发对于他们大周的教育方式还算是满意的,如果要改变也不切实际,还不如保持不变,不然万一都没办法坚持到历史上的八百年,那不是完了。

孔子他老人家手里握着笔,桌前的小本本上己经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嘴里还念念有词。

子路他们也识趣的没有打扰到自家夫子,而是都默默坐好,现在是他们听系统上课的时间。

而秦朝

李斯一边急急忙忙的进宫,同样边思考边做记录,等会儿进宫了,可还要和陛下商讨的。

嬴政看着系统说的‘以吏为师’,如今不适应大秦的发展,所以他才会急于从后世的教育体系中获得启发。

扶苏现在两头转,一边是督促农事生产,一边是忙着督促学校的修建,等粮食问题解决了、人才教育也有着落了,大秦王朝势必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

2233还在补充,“到了唐朝,京师有开设国子监,地方上还有府学、州学、县学。

宋朝除了太学外,书院制度开始兴起。

元朝的书院开始设山长。

明清的教育就很相近了,京师有国子监,等到光绪废除科举,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也是近代教育的开端。

在兔子家建好之前,教育事业十分落后,等到49年以后,兔子开始彻底改变旧的学校教育。”

听了系统的话,现在各时空的人们,对从古至今的教育脉络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只是普通百姓们虽然知道了这些,但遗憾的是大多家庭还是无法提供条件让家中后代去念书。

年轻的小妇人看了眼在院子里撒尿拌泥巴的孩子,轻轻推了推一旁的丈夫,“孩他爹,咱今年好好加把劲儿,争取明年能把咱家狗蛋送去念书,狗蛋聪明,不送他去念书,我这当娘的感觉亏欠了娃。”

旁边做木活的青年毫不犹豫的点头,“行,咱也争取让孩子当个学问人。”

......

帝王们也在思考自己王朝的教育,这不管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改不改也要结合当前的情况。

有像嬴政这种如今就是急需改革的,不然也不会有李斯的这个问题了。

秦朝相对好一点的是,它是第一个封建王朝,一切的制度都可以重新制定。

像刘彻这种,暂时没办法变动的,察举制才实施没几年,目前还是好用的,而且当下事情也多,教育的事情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隋朝己经在实施科举了,杨坚也只敢稳扎稳打,免得稍不注意出岔子。

李世民背着手,还有些为难。

长孙皇后当然知道丈夫的想法,五姓七望在朝中的影响不小,科举的作用终究还是有限的。

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己经完善的多,所以皇帝们倒是没有太纠结教育改革,只是清朝不一样,都知道洋人要打进来了,改肯定是要改的。

即便是乾隆再不情愿,他享受封建君主专制是很开心,但比起后面被洋人打进来,他也只能变革了。

光幕上

2233:“说完了教育的历史发展,现在继续说后世的教育形式。如今后世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学前教育也就是幼儿园,孩子3岁就可以入学了,这也是让不满6岁的孩子,提前适应学校生活。

小学一般是要念六年,少部分地区念五年,课程包括语文、数学、...

初中三年,课程包括...,小学6年+初中3年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不让孩子上学是违法的。

初中教育结束后,学生们会有几种选择:一是参加升学考试,进入高中就读;二是上中专学校和职业学校,毕业后就业,或是再考入高等职业学校;还有一种是出去打工找活干…”

各时空的老百姓们都羡慕了,他们什么时候也能有这种教育就好,要是能去后世生活啊,只怕不少人都不会有半点犹豫。

老者瓮里瓮气的说道:“这不让孩子念书还违法,这搁以前谁敢相信啊,偏偏后世就是这样。”

大婶突然咋呼道:“3岁就开始上学了,这年纪也太小了吧,俺家柱子五岁了,现在都还撒尿拌泥巴,这能上学?“

......

古代的夫子们边惊叹,但也有疑问,3岁入学,别说自制力了,他们都担心孩子在学堂拉裤兜了...

孔子不关心几岁开始上学,他现在对后世学校的这些课程感兴趣,恨不得亲自去上几节课感受一番,不光是想知道后世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也想体验一把后世学生的感受。

嬴政将脑子里的想法翻来覆去考量,反正幼儿园,大秦就先不弄了,一个是没那么多资源,二是如今的确没必要。

2233:“从初中升往高中的学生,还会有三年的学习,不过第三年主要还是备考。

因为高中的学习目标是高考,这也是一次人才选拔考试,不同的分数决定了学生们会有不同的去向,然后就是高等教育...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后世还有老年大学,这是属于老年人的学校,老人可以在这里学习书画艺术、烹饪等课程。

以上就是后世的教育大体内容了。”

说完了这些,2233也算是松了口气,还顺便找了一个老年大学的相关视频给大家看。

光幕下

祖辈们对高考倒是没什么疑问,毕竟很多朝代都有科举制,即便是没有科举制的朝代,也大差不差知道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