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循环 作品

第226章 阿閦佛大殿

胡天对元朝没什么印象,想不出元朝干过什么事。他只记得上学时学过元末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北伐战火摧毁了大量元朝的建筑,档案,连元大都宫殿都破坏了。元代实物遗产非常少。明朝编辑元史也没编辑完。完全是个没头没尾的时代,至于他们的建筑更不用和胡天说,说了他也听不懂。

“元朝是不是没有历史?”胡天好奇的问。

“元朝总会让人误以为无史,其实用普及度不高更准确。元朝的历史还是很丰富的,明朝初年编修了《元史》(共210卷),由宋濂等学者依据元代《十三朝实录》《经世大典》等官方档案编纂,详细记载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内容。但因编纂时间仓促(仅331天),造成存在部分内容重复、史实疏漏等问题。另外也有汉文文献,《元典章》《通制条格《蒙古秘史》。都是汉文编制。元胡的版图比较大,很多域外对元朝也有记载,波斯史学家拉施特的《史集》,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均详述了元代社会面貌。”元贞笑了笑,话风一转,“我看你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明天你上山修行,二叔好好教教你。”

胡天在元代历史上确实是盲区,但也不像元贞说的这么不堪。反倒是元贞让他上山肯定没安好心。

“我看……我看……还是算了吧。”

“怎么就算了,无妄山你早晚要去的……”

胡天没等元贞说完已经跑了,他后面肯定没好坏,肯定又是进了刘家的门,得上山修行一类。胡天的手电光一跳一跳的照在前面的建筑上。建筑物逐渐被他看的清楚,雄伟程度让他吃了一惊。建筑物是一间古代的佛殿,依山建造,整体朱红色悬在半空中。胡天远远的看一眼,已感到久远的肃穆。琉璃瓦在手电光下显露出深浅不一的斑驳颜色,雕花的石阶,已经没了最初锐利的棱角,边沿已像虚化的弧线,早没了旧日的锋利。

大殿的门向外开着,胡天不敢独自进入,回头看元贞几个人。元贞和刘霜双手合十,向大殿的方向深深一拜,又随手把衣服拍干净,这才走到大家前面。叔侄二人动作出奇的一致,胡天愣了一会才追上去。

他踏进大殿,被殿内清冽空阔的微阴裹到全身。他哆嗦了几下,用手电照到对面的立柱,立柱高耸入房梁暗处,柱身上的金箔好几处卷曲剥蚀,庄严的菩萨像颜色如新,画上人物面容在手电光中栩栩如生。

大殿正中蓝色大佛盘坐在莲花座上居高临下,他的左手指着地,右手在小腹上结着手印。大佛的目光依然闪着恒久的光芒,仿佛鲜活得还在呼吸流转。

殿侧趴着一只石雕大象,眼睛眯着,象头正对着胡天,他能感觉到大象在睡觉,却又感觉到大象正盯着他,并且看透了他身体的所有部位。想法,内心,心跳,甚至呼吸的频率都逃不出大象的眼睛。

被偷窥的感觉让胡天毛骨悚然,急忙跑到一边去了。

“这只大象是阿閦佛的坐骑象征坚定、力量和不可撼动。”元贞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胡天身边,对着毫无生命的大象深深一礼,“莲花坐上的正是阿閦佛,他结的手印,是触地印,又叫降魔印。右手垂下,掌心向内,手指触地,象征降伏魔障,证悟真实。有时也会持持金刚杵。”

胡天从来没见过比元贞爱说话的和尚,只要触碰到他的专业就会喋喋不休。他对元贞说的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是一个石头雕像,涂了蓝色的染料。旁边又放了只大象。不过阿閦佛住的地方还真不小,大殿有三层楼高,两个篮球场大。里面的饰物又少,给人一种荒凉空旷的感觉。

元贞把供台上的供灯点燃,淡黄色的灯光跳动一阵,把整个供桌照亮,上面的供品还真不少。靠近佛像的位置摆着一个水碗,后面还摆着一只。旁边摆着干枯鲜花和香坛再旁边是元贞点亮的明灯还有几颗黑色的药丸子,最让胡天不理解的是干花旁边还有,海螺、铃、拨浪鼓和很浓的香味。

“是香水还是香熏?”

胡天真想不通古人是怎么想的,只是一个佛殿干嘛搞的香喷喷的。香味的持久力也让他非常惊讶,上百年都没有散还这样浓郁。

“香味是密宗供佛的习惯,叫做涂香,用的都是藏药香料,象征奉献触受,清净烦恼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