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 作品
第2章 戏台下的“番邦话本”:皮影戏里的攻心术(第2页)
灯影里的文化暗战
这场皮影之争,恰似文化木马的典型战法。安菩萨的手段阴狠在三个关节处:
其一“美人为刃”——用香艳形貌刺激感官,正如外来文化常以声色之美瓦解理性;
其二“解构叙事”——将完整价值体系碎解成猎奇片段,如同把《论语》裁成妆奁贴花;
其三“童蒙入手”——通过孩童游戏植入异质符号,恰似在文化血脉中埋下慢性毒药。
但中原文明早有防备之道。《文心雕龙》有言:“文变染乎世情”,说的是文章随世风而变,但赵铁嘴忘了下半句——“兴废系乎时序”。真正的戏文该如司南车,任风浪颠簸而指针不偏。李慎独后来带幼孙重演老戏,特地将孟母影人的织梭换成戒尺,每断一机杼便念一句《孝经》。月余后,那孩子竟能指着龟兹女王影人说:“此妇不守闺训,当学孟母引锥刺股!”
守正出奇的破局术
赵铁嘴痛定思痛,邀来洛阳画师重制影人。新制木兰仍披甲胄,但腰间多悬一卷《孙子兵法》;孟母迁居时,背景添上“里仁为美”的匾额。更妙的是他在《龟兹女王传》谢幕时,让老臣影人突然跳出幕布,指着观众道:“女王今日饮的葡萄酿,诸君可知要拿多少匹中原丝绸去换?”
某日安菩萨混在台下观戏,见观众为木兰智取突厥喝彩时,脸色渐渐发青。散场后他拦住赵铁嘴:“阁下这戏文不伦不类!”赵铁嘴抚着新修的孟母影人笑道:“班主可知中原有句话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您送的女王影人——”他掀开幕布一角,露出改造过的胡姬,“现在会跳《霓裳羽衣舞》,还背得半部《女诫》。”
三年后龟兹戏班撤离洛阳,留下满城少年既能诵《孝经》,也会跳胡旋舞。李慎独在茶楼听闻此事,捻须笑道:“当年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今日胡乐入中原,倒让我等悟出个道理——”他指着茶碗中沉浮的枸杞,“外来的红果子,终究泡的是本地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