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偏殿的阴影
第一节:偏殿枯坐
东宫正院的偏厅,清冷如冰窖。朱允熥端坐酸枝木圈椅,背脊笔直。紫檀小几上,青瓷茶盅里的茶水,热气散尽,颜色深暗。宫女无声撤下冷茶,换上新的。热气袅袅,旋即消散在寒意中。
时间凝滞。朱允熥望向窗棂外灰蒙蒙的天,心境如天色。他不敢离开。留在这里,是唯一的体面——等待父亲归来,向吕氏请安完毕,他才能“顺理成章”出现。再去东暖阁?
再撞见他们祖孙三代其乐融融,而我像个多余的看客?
这念头带着自嘲的冰冷扎进心底。他宁愿忍受枯坐的煎熬与刻意的忽视,也绝不再踏入那碾碎自尊的修罗场。偏厅静得只剩炭火细微噼啪声和他压抑的呼吸。远处,隔着重重宫阙,模糊的说笑声隐约传来,如细密的针,一下下刺穿沉寂,将“局外人”的标签狠狠钉入骨髓。
“度秒如年”窒息!这等待太煎熬!(打赏银叶子x20)
“社交恐惧”代入感太强,脚趾抠出紫禁城了!(打赏金瓜子x30)
“隐忍修炼”忍常人所不能忍!殿下心性了得!(打赏锦囊x5)
“憋屈党”憋屈死了!老子要是允熥,现在就掀桌子!(打赏金砖x1 虚拟)
“理智派”掀桌子?嫌命长?忍才是王道!(打赏洪武通宝x100)
“家庭冷暴力”无声的排斥最伤人…想起被亲戚遗忘在客厅的童年…(打赏眼泪x99 虚拟) (朱允熥心中刺痛:遗忘…是啊,两世为人,都是被遗忘的那个。)
--
第二节:正午归仪
日近午时。偏厅外终于传来沉稳与轻快的脚步声。
朱允熥瞬间回神,身体绷紧又强迫放松。他迅速起身,整理毫无褶皱的郡王常服下摆,垂手肃立,目光低垂望地。
脚步声在正厅停下。宫女太监惶恐请安:“奴婢等恭迎太子爷回宫!恭迎允炆殿下!”
朱允熥深吸气,迈入正厅中央。太子朱标杏黄常服,面带政务后的疲惫,眼神温和。朱允炆紧随其后,同色世子常服(因朱标为太子,其嫡子朱允炆此时身份高于郡王),脸上残留着被祖父父亲关注后的红晕与满足。
朱允熥在朱标踏入门槛的刹那,撩袍屈膝,以最标准姿态跪倒,额头触地,声音清晰平稳:“儿臣允熥,恭迎父亲回宫。”动作流畅,恭谨无可挑剔。
“礼仪教科书”这跪拜…标准得让人心疼!(打赏金瓜子x20)
“大明仪轨”《大明会典》规定,皇孙见太子行跪拜礼!一丝不苟!(打赏锦囊x1)
“封建糟粕”看着就膝盖疼!万恶的旧社会!(打赏银叶子x10)
“允炆的优越感”看允炆站着!嫡长子不用跪迎!(打赏金砖x3 虚拟)
“嫡庶之伤”又是暴击!礼法杀人不见血!(打赏洪武通宝x150) (朱允熥心底冰封:嫡长子…是啊,他只需站着,我便要跪着迎接自己的父亲。)
朱标脚步微顿,看着跪地的次子,眼中掠过复杂:疲惫、一丝迟来的歉意?更多的,是高位者的淡然。“起来吧。”声音温和。
“谢父亲。”朱允熥起身,垂手退至一旁让道。低眉顺眼,不看朱允炆,不看簇拥而入、对着丈夫亲子绽放真切笑容的吕氏。
心中冰冷刺骨。皇祖父抛下国事,陪父亲和允炆一上午? 这认知,比那碗冷面更让他感到深沉的无力。那份祖孙父子间的亲密,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鸿沟。弹幕翻滚,同情、愤怒、嫡庶争论如潮水,却冲不散他死水般的沉寂。他像最合格的背景板,完成“恭迎”职责,沉默融入角落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