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南巡1(第2页)

不过转念一想,董佳佳自进殿后便安分守己,既未与她争风头,也未同官员女眷过多攀谈,显然是拎得清分寸的。彼此本就无利益纠葛,眼下看来也并无恶意。皇贵妃心中的疑惑稍纵即逝,很快便收回目光,继续与面前的女眷们从容谈笑起来。

召见官员与女眷的仪程不过一日,随后南巡队伍便再度启程,朝着山东进发。一路晓行夜宿,倒也平顺愉快。途中偶有停留,地方官员早已备下丰盛酒食殷勤款待,行程不觉间便已入了山东境内。

抵达济南后,众人先在行宫安顿下来。康熙体恤一路劳顿,命众人休整两日。直至第三日,总算得了闲暇,他便亲自带着众人走出行宫,去寻访济南的名胜古迹了。

康熙率先带着众人去往“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正月清晨的泉边别有洞天,水汽如云雾般在池面蒸腾漫溢,看得皇太后与格格们连连称奇。冬日的晨光穿透薄烟,轻轻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中更显泉池幽深静谧。董佳佳随众人漫步于亭台楼阁间,环望这烟水缭绕的景致,心中暗叹,趵突泉“天下第一泉”的美名,果然名不虚传。

离开趵突泉后,康熙又携众人转往珍珠泉。此地与趵突泉相比,又是另一番风情。泉水晶莹澄澈,宛如碧玉。众人立于岸边的浮玑亭中,只见池底不断有串串雪白气泡悠悠升起,恰似珍珠散落水中,引得茉雅琪等格格好奇不已,围着董佳佳问个不停。

董佳佳不知这其中的道理,又怕扫了她们的兴致,便祸水东引,笑着把“难题”推给了康熙:“你们该去问皇上才是。”这般轻松的互动,倒让一行人瞧着像寻常人家出游般温馨和睦。

不想同陪在皇太后身侧的皇贵妃,此刻正望着格格们围在康熙身边的方向,眼底悄然漾开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董佳佳看在眼里,心中不由暗叹,皇贵妃早年丧女的痛,大抵从未真正消散。

她转念一想,皇贵妃今年不过二十八九岁,尚未过了生育的年纪,未来未必没有机会再添子嗣。只是……董佳佳望着皇贵妃沉静的侧脸,心中那丝隐忧又悄然浮现,若真如自己先前推测的那般,皇贵妃最终会因身孕而踏上绝路,那这份盼望生子的期盼,反倒成了她引颈自刎的利刃。

游罢泉池,队伍便赶往下一处胜景。既到山东,泰山之行自然必不可少。休整两日养足精神后,康熙便带着众人前往泰山。登山之路崎岖费力,康熙只携皇贵妃一同上山祭祀,皇贵妃位同副后,于祭祀大典上随行最是合宜,何况泰山碧霞元君祠向来有求子灵验的说法,皇贵妃想必是心甘情愿的,董佳佳暗自思忖。

其余人等则留在山下陪伴皇太后。太后年事已高,经不起登山劳顿,董佳佳本就不羡慕上山的差事,何况前世早已领略过泰山风光,此刻陪着太后在山下的城镇市集间闲步,看市井百态、尝当地小吃,反倒别有一番轻松惬意的趣味。

登山劳顿匪浅,康熙和皇贵妃在山上住了一夜,隔了一日才返回行宫,又在宫中静养了两日,便再度着手召见当地其余官员议事。皇贵妃虽面带倦容,却依旧强撑着精神紧随其后,于行宫之中召见了官员女眷,董佳佳亦应邀陪坐。

这一次召见,董佳佳见皇贵妃纵然眉宇间难掩疲惫,依旧妆容齐整、神情端庄。只是席间,她对其中一位女眷的态度格外热络亲切,言谈间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熟稔。董佳佳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困惑。

召见结束后,董佳佳返回寝殿稍作打听,才知晓那位受皇贵妃格外热络对待的女眷,原是她年少时的闺中密友。果不其然,此后几日皇贵妃又接连单独召见这位故友,直至队伍启程离开山东时,还特意赏赐了对方不少珍贵物件。

只是自这次召见之后,董佳佳隐隐察觉到,皇贵妃看向康熙的眼神悄然变了。往日里那份藏在眼底的崇敬与爱慕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深意,似有千言万语藏在其中,却又不肯轻易显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