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220章 朱棣惊骇的想法,借钱

朱高煦双眼看着姓杨的班头,见其哪怕看见了骑兵,依旧冷静,以及身后的那些既像农民又像军士的人,尽管看得出已经出现了紧张,但没有一人退缩,眼中满是欣慰。而这时姓杨的班头也已经回过神来,当即看向朱高煦一行人,又挥手示意身后的人收起武器。

“职下乃普平县班头杨定,负责北村等三村巡逻,以及训练青壮等事宜。

不知大人来自何处,还请出示证件,若依旧不愿出示证件,某便只好带人强拿了!”

“你为何知道我是大人?”朱高煦看着杨定,欣慰说道。

杨定依旧保持凝重,唯一的手臂已经渐渐握上刀柄,身后的人也同样再次握紧了武器。

“大人,请不要试图延缓时间,三个呼吸内,若再不出示证件,视为反贼,格杀勿论!”

朱高煦看着杨定的架势,更加的欣慰,当即让人去往杨定身旁说明身份,并校验身份。

这个时候朱高煦要是再挑逗一下杨定,两拨人肯定要打起来,一旦打起来,就是绝对的下死手。

当杨定校验清楚身份后,当即收好武器,来到朱高煦身前,单膝下跪。

“杨定参见大王,冲撞了大王,请大王治罪!”

杨定的话音落下,身后的所有人都懵了一下,随即纷纷行礼。

“参见大王!”

朱高煦先将杨定扶起,又示意其余人起身。

“都起来,这次你们做得很好!”

朱高煦鼓励一番,又看向杨定。

“你是受伤退下来的吧,看得出你还有当初在军中时的那股劲。

这次你处理得很好,来得也及时,很不错。”

“大王,属下是在当初南洋海战之时受伤退下来的,伤好之后,就被分配到了这里。

这是属下应该做的,当不得大王夸赞。”

杨定一时有些激动,他真没有想到,眼前的人真的是他们的大王啊。

而在这时,骑兵也已经到来,只不过并没有进一步靠近。

老汉此刻也已经回过神,当即来到朱高煦身前。

“大王,我没有想到是大王亲临,这...都怪我,差点陷大王于险地,我真是该死....”

老汉说着说着,泪水开始流淌而下,跪在地上扇着自己的脸。

他此刻满是后怕,他真怕刚才打起来,那他一家人,都是大汉的罪人。

朱高煦当即制止老汉,双手扶起。

“这不怪你,相反,你做得很好,怀疑我们是外面进来的探子,一眼看出护卫不是普通人,还让自己的孙儿去叫人。

大汉有你们,才是兴盛的根本。

不过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安全,过后报官也不迟,不要陷自己于险地之中。

你的家人,都在屋内吧,你还说都出去了,你家就这么一个门,还能从哪里出去。

你先去将家人安抚好,顺便给我们做顿饭吧,正好饿了。”

老汉一时泣不成声,他的家人确实都在屋内,除了两个儿子在外面,以及刚才出去报信的孙儿,其他人都在。

他刚才对杨定那样说,就是不想让杨定有丝毫负担,哪怕他家中的人都死了,也要将‘这伙来路不明,别有用心’的人解决,以免给大汉带来更多的危害。

一旁的朱棣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是震惊,又很不是滋味,因为这一幕,实在太罕见,在大明他是很难很难才会看见的。

普通百姓,就这样的一番问话,敢赌上一家人的命为大汉做这些事,这样的人,别说普通百姓了,哪怕就是朝堂上的那些重臣,能够做到的,他能想到的都没有几个人。

他虽然没有见过大汉其他的地方,也没有看见那些地方的百姓,但窥一可见全豹,哪怕不能说明全部,但起码说明,在大汉,这样朴实为朝廷的百姓,不会少。

来大汉不过短短的时间,朱棣都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被震惊到了,整个人都已经有些麻木,已经渐渐开始适应了。

随着误会解除,老汉家中开始生火做饭,朱高煦与杨定聊了一会,杨定就离开了,也没有久留。

远一些的骑兵也退了下去,再次恢复到之前。

只是如今老汉一家对朱高煦尊敬了太多,几个孙儿孙女先后给朱高煦送来一些点心,还有水果,周边的村民,都渐渐围了过来。

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东西,想要送给他们的王。

他们知道朱高煦不缺这些,但他们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些了。

朱高煦推辞了许久,也推辞不掉,最后只能让人收下,又让人给钱,只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收钱,朱高煦只好让人将钱放在各家各户门前。

朱高煦吃着水果,一脸笑容的看着朱棣。

“爹,你吃啊,大汉这里盛产水果,在大明你想吃到这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呢。”

大汉疆域气候的原因,盛产热带水果,朱棣想吃,一般都是地方进贡入宫的,一路运输才能有。

而且在大明,这些水果的价格,都是比较贵的,可以说也是奢侈品之一,奢侈消耗品。

如今随着琼州府、广州等地都划分给朱高煦作为藩地,以后朱棣想要吃到这些水果,难度可就更大了。

朱棣听后,却是无奈一笑,放在桌上,看向朱高煦。

“老二,你的大汉,当真是得民心啊,当真是了不得。

刚才那杨定带的那些人,我既像军又像民的,还会进行操练,是你在屯兵?”

朱棣现在只关心这个问题,大明其他人所知道的朱高煦在大汉继续集结大军,不过是他和朱高煦一起放出去的消息。

但如今他双眼所看到的,这个消息,恐怕不是假的,朱高煦仿佛真的在屯兵一般,朱棣一时心头都是沉重的。

朱高煦看着朱棣沉重的样子,直接笑了。

“爹,难得见你还有这么紧张的样子,我不是在屯兵,他们是预备役。

在大汉,每个地方都会挑出一些合适的青壮,在农闲时会进行操练,这些人就是大汉的预备役。

后面若是需要扩军,则会从这些人里面进行挑选,无论是野战军还是城防军,都是如此。

而过了年龄也没有被挑选进入的,后面将不会再参与训练,因为一旦超过规定的年龄,是无法更进一步入军。这么其实也不仅是为了后面扩军方便而准备,也是为了民间能够有一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