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193章,祖宗之法不可变,朝贡制度一向如此(第2页)

“不想去就不去,”李明拿起桌上的茶盏,慢悠悠地吹着热气,“你爹那边我去说,你让他来找我!”

“那怎么行!”李景隆猛地站起来,“这不是给您添麻烦嘛!再说了……”

他搓了搓手,脸上又泛起熟悉的坏笑,“我这次去说不定还能从我爹那弄点好东西来,再改进一下火药的配比呢!”

李明看着他强装轻松的样子,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感慨。

这就是李大龙啊……

明明心里惦记着更重要的事,却偏要用玩世不恭来掩饰。

他放下茶盏,忽然开口:“去就去呗,不过得答应我一件事。”

“您说!”

“注意身体!”

李明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只是说的话却让李景隆哭笑不得。

李景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面露无奈的笑容:

“大人您……唉,真不是那样!”

“我懂我懂!”李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玩的时候多留个心眼,真要是发现什么味道颜色不对的,直接换人就行!现在你是官府的人,谁都不用怕!”

……

与此同时,应天府东城的蓝府内,却弥漫着与军火局截然不同的沉闷气息。

后院的水榭里,蓝凌英正烦躁地将一卷账本摔在石桌上。

珍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映着湖面波光,却衬得她脸上的怒意愈发明显。

自打上次和李明一起坐过热气球之后,蓝凌英就变了。

虽然说她还是喜欢之前那些英武俊气的衣服,可是现在的她却开始用起来各种各样的装饰品了,甚至就连自己的鞋面上也装点上了。

这一点,蓝凌英自己也解释不太清楚,但她就是想要这么做。

蓝玉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女为悦己者容嘛!

但眼下……他就没那么高兴了。

“父亲!您看看这个!”她指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愤懑,“琉球国使臣不过带了三筐硫磺、几匹粗布,咱们回赐的却是百匹云锦、千两白银!还有那什么西域的狗屁效果,几筐葡萄干就换走了十箱官窑瓷器!这哪里是朝贡,分明是拿金疙瘩换土块!”

坐在对面的蓝玉放下手中的茶碗,眉头紧锁。

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此刻却在女儿的质问下显得有些疲惫。

他看着女儿因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叹了口气:

“凌英,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

“怎么不是我该操心的事?”

蓝凌英跺了跺脚,鞋面上的珍珠流苏簌簌作响:

“您知道吗?前几日我随母亲去城外的慈幼院,那些孩子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个个面黄肌瘦!可宫里呢?为了马皇后的寿诞,为了那些番邦使臣的万国来朝,库房里的绸缎瓷器像不要钱似的往外送!父亲,我不是不想咱们皇后娘娘的寿诞不应该大操大办,可我看到把钱送给那些番邦小国,我是真的心疼啊!咱们大明的钱,不该花在这种地方!”

蓝玉抬起一只手,微微地扶了扶额头,浓密的眉毛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女儿说的话,何尝不是他心中所想?

从战场回来,看到朝堂上那些文官为了所谓的“天朝上国威仪”而大肆挥霍,他就憋了一肚子火。

可有些话,不是他想说就能说的。

“陛下自有陛下的考量,”他最终只能吐出这句官样文章,“天朝上国,怀柔远人,向来是厚往薄来。这是祖制,也是……”

“祖制就不能改吗?”蓝凌英打断他,美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当年汉高祖白登之围后,也对匈奴实行和亲纳贡,可到了汉武帝,不也照样挥师北上?如今我大明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为何还要用金银财帛去换那些番邦的几句虚言?父亲,您是大将军,您该去跟陛下说说!”

蓝玉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

“凌英!休得胡言!陛下的心思,岂是你我能揣度的?”

他当然知道女儿说的有道理。

这些年北元残余未灭,边军粮草时常匮乏;黄河水患频发,河工需要大笔银钱;还有李明在军火局搞的那些革新,哪一样不需要钱?

可每当他想在御前提及缩减朝贡赏赐时,总会被那些文官以“祖制”“威仪”为由顶回来。

和徐达不一样,蓝玉还不算老,他的爵位之所以比徐达低一等,其实原因也在这里,按理来说他的军功其实跟徐达的差不了太多,但是陛下有意压着他一头。

一来是为了保证武官之中的领头羊是一个成熟稳重的。

二来是因为徐达的辈分确实是比蓝玉高。

三来则是因为蓝玉年轻,日后再有什么大的战役,肯定是要蓝玉去打头阵。

最后一点么,就是蓝玉心直口快,什么都敢说了。

只是么……

这一次,蓝玉不想说。

虽然说蓝玉没啥脑子,可是他也很清楚眼下这时候正是大明的关键,各项改革都在进行之中,陛下已经有了太多的事情要去烦恼了,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给陛下添加负担。

尤其是马皇后寿诞在即,此时提这事,无疑是扫了陛下的兴。

更何况蓝玉自己的心里也希望马皇后的圣诞能够热热闹闹的。

毕竟作为一开始启兵就跟着朱元璋的人蓝玉很清楚马皇后跟着朱元璋到底吃了多少的苦。

眼下的太平日子,都是马皇后应得的。

只是……女儿的话也对啊……

“父亲,”蓝凌英看着父亲欲言又止的样子,语气软了下来,“我知道您为难。可您看看现在,那些番邦使臣在应天府作威作福,拿点破铜烂铁就换走我们的宝贝,还在背后嘲笑我们‘人傻钱多’!这叫什么事啊!”

她想起前几日在西市听到的传闻,说撒马尔罕使臣用二十匹羊毛毡就换了一百匹云锦,还到处吹嘘大明皇帝“比草原羔羊还温顺”。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这个将门之女感到无比屈辱。

蓝玉沉默了片刻,走到女儿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为父知道你的心意。只是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并非一蹴而就。你放心,陛下英明神武,他心里自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