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祖宗之法不可变,朝贡制度一向如此
演武场边的臼炮调试进入尾声,青铜炮身折射着锻造炉的火光,李明蹲下身用指节轻叩炮膛,听着沉闷的回响点点头。·优~品`小?税′罔? /最¨薪`璋,节_耕+芯\筷-
管事刚要汇报新一批铸铁的含碳量,却见李明突然直起身,目光越过人群望向工坊入口。
那个总是挂着痞笑的身影又晃了进来,腰间牛皮工具袋叮当作响。
“李大人,”来人扯着嗓子喊道,青布短打上还沾着火星烫出的焦痕,“新配的发射药试了三次,膛压还是高了两格!”
李明接过他递来的陶制药罐,捻起些许暗灰色粉末放在鼻尖轻嗅:
“硝石比例还是老样子?”
“按您说的减了半钱,硫磺多加了一撮,”来人挠了挠后脑勺,露出狡黠的笑,“不过我偷偷往炭粉里掺了点松木屑,您闻闻这味儿,是不是带点松香?”
周围的工匠们低声笑起来,都知道这位“李大龙”最擅长在火药配比上玩花样。
李明却板起脸:
“胡闹!松木燃点低,万一引信受潮怎么办?”
话虽严厉,眼里却没什么火气。
毕竟,他很清楚李大龙,也就是李景隆到底几斤几两。
和李明相比,他确实没有后世的那些知识,但眼下他却是整个军火局最为有创造力的那个人。
李景隆满不在乎地拍着胸脯:
“您就放一百个心!上回给您捣鼓的震天雷,不就是用这法子让爆速提了三成?再说了……”
他压低声音凑近李明,“昨儿我瞅见库房里新进的倭铅,磨成粉掺进发射药里,保准能让炮弹多飞半里地!”
这混不吝的劲头让李明哭笑不得,他是真的敢异想天开啊!
他清楚李景隆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在火器研制上天赋惊人,尤其是对火药性能的敏感度,连老资格的军器局匠人都自愧不如。
而且从最初在国公府后院摆弄烟花爆竹,到如今能精准调配出不同用途的火药,李景隆自己都觉得,好像这辈子就应该跟这玩意绑在一块。
“行了行了,”李明挥挥手,“那些东西待会儿再细琢磨,你跟我来。”
两人走进偏厅,李景隆一屁股坐在长凳上,随手抓起桌上的图纸,眼神却在四下里乱瞟:
“大人,您说这臼炮要是改成前装滑膛,能不能塞实心弹打城墙?我算过,用六斤重的铁弹,配上我新调的强火药……”
“先不说这个,”李明打断他,“看你这样子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又有事?”
李景隆脸上的兴奋劲儿顿时垮了下来,嘟囔着:
“您怎么知道……”
“你啊,”李明指着他工具袋上挂着的一串小鞭炮,“每次想溜号,腰里就跟开杂货铺似的。*如\蚊?王. `吾\错/内_容\说吧,这回又想去哪折腾?”
说到这,李明笑容也逐渐变得猥琐:
“不会又是找到了啥好地方吧?”
李景隆苦笑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是不是,家里的生意要打点,我爹那边要我去帮忙啊……”
说是生意,其实还是跟番邦使节有关。
自打万国来朝的消息传开,应天府的酒楼茶肆就成了番邦人士猎奇的场所,而李景隆这种熟悉城内三教九流、又能变着法儿玩出花样的“地头蛇”,早就被鸿胪寺盯上了。
前几次接待撒马尔罕和琉球的使臣,都是这小子晚上带着去“体验风土人情”,美其名曰“展示大明物产丰饶”,实则没少变着法儿地捉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番邦佬。
当然了,这些捉弄倒也不是鸿胪寺的意思,而是李景隆自己的恶趣味。
他其实也不太待见这些体味有点重的番邦人。
大明的老百姓身上虽然也是臭烘烘的,可是那种臭烘烘的味道却很熟悉很亲切,那是血汗的味道,是每一个辛勤劳作的人身上都应该有的味道。
而那些番邦使节,分明一个个都已经是人上人了,可是他们身上的味道却让李景隆实在是接受不了。
即便是涂抹了再多的香料,他们依旧是没有办法跟大明的人相比。
换在往年,虽然说这些人不怎么好接待,但是既然能够公款出去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李景隆还是挺开心的。
但现在么……
李景隆看了一眼军火局内那些正在辛勤劳作的匠人们,微微低下了头。
说实话,他真的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哪怕是一天也不愿意。
虽然在这里的那些工友们都是大老粗,一个个根本说不出几句大道理,可是他们却会真心实意的为了李景隆的进步而开心,真心实意的为了李景隆的失败而懊恼。
可是到了那些酒桌上面,除了那些油腻的开场白,剩下的全是马屁吹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李明。
李景隆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李明,眼神之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
他的前半生那十几年的功夫,虽然说过的逍遥自在,过得快活无比,可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景隆也总会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忧郁之中。~晓.说·宅, ·庚`新+嶵\全-
他是京城三傻,勋贵三废,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孩子。
他很想改变,可是却又不知道从何改起,毕竟那些狗屁的五书六经,对他来讲简直就是天书一般,只要是看上一眼,他就能直接昏睡过去,比任何蒙汗药都靠谱。
直到……
他遇到了李明。
可以说李明的出现,直接彻底颠覆了李景隆的整个世界。
在李家庄,他虽然依旧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李景隆,但却是一个真正的有用之人,是一个所有人都看得起的人是一个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脑子为自己换来荣誉的人。
他李大龙是个好人,是个有用的人,不是那个废物点心李景隆。
说实话,李景隆心中其实真的很害怕。
他生怕脱离这地方一天,就会变回原来的那副样子。
而此时的李明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明白他的别扭。
这小子嘴上说着轻松,心里却把军火局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
从最初不情愿的被父亲送来,到如今心甘情愿穿着沾满炭灰的短打跟工匠们一起抡锤,李明知道,是这里的尊重和成就感让李景隆真正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