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羊黄昏 作品

第91章,阿雄和允炆的差距比人和狗差距还大啊!

东宫。~咸·鱼^墈*书?蛧~ ·嶵_欣^漳^踕,埂`新?快,

吕氏在宫中早已备好了茶点,满心欢喜地等着朱元璋和朱标归来。

朱允炆已经回来禀告过了,他的那位皇爷爷和他的那位太子父亲听了朱允炆的建议之后,都表示他提的很不错,只是现在国家没钱没有办法。

吕氏的脑子自然不是朱允炆能够相提并论的,但问题是,她再聪明也架不住朱允炆这厮添油加醋啊……

按照朱允炆的说法,朱元璋和朱标已经赞同他,理解他甚至都有些崇拜他了!

在他的眼中,父亲和皇爷爷恨不得把他吹成大明智力天花板,就差跪下来磕头跟他拜把子了。

只是可恨我大明没钱啊!

虽然吕氏也觉得这小子有点夸大,但根据随性小太监的言语,陛下和太子殿下,确实都是赞同朱允炆的观点,这无疑印证了朱允炆的话。

同时也带着吕氏彻底的跑偏了。

“儿啊……你要是真没有想到,你这次竟然能够如此的优秀看起来,你确实是一个小天才啊,不过这次咱们也得好好谢谢黄师傅,不是人家的点子,你未必能有今日的逍遥,更不会有以后的那个位置,明白吗?”

吕氏笑盈盈的牵着朱允炆的手,朱允炆却满不在乎的撇了撇嘴:

“黄师傅那点子确实不错,可问题是这份功劳怎么能够算在他的身上呢?母亲,归根到底还是我说的好啊,你是不知道我当时在皇爷爷面前到底是一副如何英明睿智的模样……”

看着朱允炆这副摇头晃脑的样子,吕氏就是忍不住咬了咬牙。

这小子又欠打了。

不过是拾人牙慧,竟然也敢如此骄傲自大。

今天……

算了,这回事陛下和太子回宫的时候,只要让他们看到朱允炆这日复一日飞速的进步,那未来的太子之位,必然就还是她儿子的。

这种大喜的日子就不跟这个小兔子计较这些事情了……

当然了,不计较归不计较,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为了能够让之前的设计不露馅,吕氏特意让朱允炆温习了《论语》中的篇章,准备在他祖父面前展示一番。

而此时,看到不远处的马车缓缓而来,朱元璋和朱标笑呵呵的坐在车上,吕氏就赶紧掐了一把朱允炆:

“好好表现,别露馅!”

朱允炆龇牙咧嘴:

“放心吧娘,我……嘶嘶嘶……我嘶……”

“恭迎陛下,恭迎殿下。\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

不管朱允炆,吕氏盈盈一礼,笑容温婉。

朱允炆也赶紧忍着疼作揖:

“恭迎父亲,皇爷爷。”

本来吧,其实朱元璋和朱标的心情不错。

虽然被李明这厮给气的一个够呛,但父子俩在车上一番促膝长谈,也着实是足够温馨,再加上诸多良政到手,大明本就蒸蒸日上,二人自然是欣慰无比。

但这份欣慰也只是持续到现在。

看到吕氏和朱允炆竟然在东宫门口候着,朱标本能的皱了皱眉头。

他很不喜欢这种被人盯着的感觉。

朱元璋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子上倒是还过得去,他点了点头:

“嗯,回来了。”

吕氏一看情形好像不太对,赶紧对着朱允炆比了个手势。

朱允炆见状,连忙上前行礼:

“孙儿拜见皇祖父,今日先生教了《孟子》中的‘民为贵’一章,孙儿有些心得,想请皇祖父指点……”

“民为贵?”

朱元璋突然打断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

“那你倒是说说,若是百姓无钱无地,朝廷又该如何?”

朱允炆一愣,下意识答道:

“当以仁义教化,轻徭薄赋……”

“嗤……”

朱元璋嗤笑一声,摇了摇头,径直朝着奉天殿而去。

朱标看了一眼这对自作聪明的母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也跟了上去。

这两个蠢货……

这东宫,他真是一天都待不了了!

只留下懵逼的吕氏,和懵逼的朱允炆,在风中凌乱。

不是,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

紧走两步,朱标跟上朱元璋的脚步,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虽然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为什么我这俩孩子……差距这么大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

“标儿,这才哪到哪儿啊,你的好日子还搁后面呢!咱这一辈子不说允文允武吧,但也足以称得上是英明睿智了吧?可咱不还是生了秦王那样的……唉,算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

“其实咱也挺纳闷的,按理来说咱那个儿媳妇给允炆找的老师也不错,不仅仅品行过硬,甚至从私德上

面来说要比李明强了不少,可是怎么教出来的学生就差了这么多呢……”

“品行?私德?那是迂腐!”

朱标忍不住叹了口气:

“李明那小子虽然混账,可他提出的政策条条利国利民!黄子澄倒是清高,教出来的学生除了死读书还会什么?眼下我这个儿子都快成那个黄子澄的傀儡了,他那个黄师傅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父皇,儿子……儿子实在是心累呀……”

朱元璋苦笑一声:

“行了行了,别心累了,其实啊,咱也看出来了,这件事,还真不能只怪他们的老师,也不能怪他们这些孩子。~d.u_o′x^i~a?o?s+h_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