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小和 作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婚前

大年初一。+l!u′o·q!i-u/y!d!.*c^o+m+ 瑞雪兆丰年。

红墙绿瓦上铺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树枝也被压弯,西殿庭院里的绿植都被搬到了廊下,侍女们穿着喜庆的冬衣,头上戴着花,刚从王忠手里领了年初一的红包赏钱。

西殿里两位主子都未起身。

被窝里的汤婆子不知何时被踹到了地上。

宋稚绾冬日里素来怕冷,可只要身边有个血气方刚的火炉子,被窝里比汤婆子捂着还暖。

昨夜里她和萧怀瑾干了一架,回来的路上便睡着了,睡了半宿,许是身子在雪里滚过不舒坦,萧琰又抱着人去汤池里洗了一遭。

从汤池里出来后,夜己经深了,西处都静。

宋稚绾耳朵尖,听见了殿外噼里啪啦的炭火声,出去一瞧,竟是守夜的侍女侍从在用炭盆烤红苕芋头吃。

最后又被她捧了两个红苕芋头回西殿。

吃了一个,便靠在萧琰怀里睡着了……

许是惦记着今日是大年初一,宋稚绾比往常醒得早一些。

她掀开眼皮,床边的金光闪得她差点儿睁不开眼睛。

她眯着眼看了看床边那金光闪闪的大物,还没瞧清,转头又埋进身后人怀里,哼哼唧唧地撒着娇。

“太子哥哥,那个丑东西是什么?”

萧琰挑了挑眉,抬头看了一眼:“这是孤给今今的压岁钱。”

特地找工匠打造的,圆润可爱,哪里就丑了?

闻言,宋稚绾揉了揉眼,再次转头看去,这才瞧清那只大物竟是只金饺子,足足有脸盆大,圆鼓鼓的,像肚子里的馅快把皮撑破了似的。

也不知晓要几人才能将此物抬动。

自从宋稚绾在东宫里过的头一个年初一时提过要金元宝当压岁钱。

而后几年,萧琰给她的金元宝一年比一年大,到去年的时候,宋稚绾己经快要搬不动那只金元宝了。

于是她便嘟囔起来:“年年都是金元宝,一点儿新意也没有......”

今年可好了。

不是金元宝,是金饺子。

“太子哥哥,”宋稚绾有些茫然,“为何是金饺子?”

她这一问,萧琰便知晓她定是又忘了,只好耐着性子道:“孤前些日子问过今今年初一想要什么,今今自己说想要饺子的。”

惺忪的双眸眨巴眨巴,似乎终于想了起来。

那时二人在床榻上闹了许久,那一问,是萧琰抱着人从汤池出来时问的。

宋稚绾迷迷糊糊,累得手都抬不起,只记得从前在北疆时的年初一都是吃饺子,便随口一答。_<¨看?>:书{?君??÷ #%?更>?+新?最+x快#

“要饺子......”

此时看着那只金灿灿的大饺子,宋稚绾有些哭笑不得:“我是要吃饺子,不是这个饺子......”

萧琰将她笑得发抖的身子捞回怀中,朝那鼓鼓的双颊亲了好几下:“吃的饺子也备好了,今今想要什么孤都给......”

“那我要天上的月亮……”

“嗯,那孤叫人在庭院里修个大池子,这样月亮就掉进池子里了……”

——

过了初一便是十五。

新岁接着新婚,宫里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可却无人有一句半句的怨言。

差事办得好了,皇上赏完太子殿下赏,若能到太子妃面前当差露脸的,还要再拿上一份丰厚的赏钱呢。

这样的差事若是能碰上个三两回,等到了出宫的年纪,都能回乡置铺面宅子了。

宋稚绾这些日子也不出宫了,就在东宫里和淑华说说体己话,绣些个喜庆的小福包。

公孙府的人来过几回,叶竹君问了大婚的事宜,又问了到时接亲,她是回宋府还是公孙府。

虽说一首以来都是住在东宫里的,可这毕竟是大婚,一切都得按着规矩来。

既姓宋,那自然是要回宋府的。

萧琰一早便派人在宋府打点好了,到时高堂便放大将军夫妇的灵位。

公孙府自然是没异议的,可叶竹君不免多问两句:“拜灵位,朝中大臣会同意此举吗?”

宋稚绾嫣然一笑,拍了拍叶竹君的手:“二舅母放心,自是无人敢多说什么的。”

宋府一门上下连同旁支都献身在军中,牺牲在北疆的土地上,拜个灵位怎么了?皇上太子连同武官们都是毫无异议的,其余的文官又敢多说什么呢?

“不过,”宋稚绾笑看着叶竹君,“到时还得舅舅舅母们带着曾祖母和表哥表姐去给我撑撑场面。”

叶竹君连连点头应下:“自是要去的,可撑场面好说,若要拦太子殿下接亲,咱们可就不敢了。”

“不用拦不用拦……”

若真到了那日,只怕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太子哥哥。

——

大婚在即。

惠贵妃怕宋稚绾年纪小,难免会心不安定,便日日都赶萧淑华去东宫里陪着宋稚绾说话。 每日操心六宫事宜之余,还不忘问上一问:“太子妃今日心情如何?”

萧淑华被问得烦了:“我觉得绾绾好得很,吃了睡睡了吃,前日女官还来叮嘱她,说婚服如今不可改动了,叫她这段时日莫要吃圆了,以免到时穿不进婚服……”

她仰躺在榻上,想起近日的所见所闻,喃喃道:“而且,我觉得皇兄才是紧张不安的那个……”

萧琰这段时日连早朝都不上了。/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每日召来大婚所经手的相关官员人手查问一遍,时不时又坐在求阙堂里不知在冥想着什么。

就连萧淑华和宋稚绾在一块时,也总能瞧见他突然从求阙堂寻了过来。

有时什么也不说话,定定盯着宋稚绾看了两眼便走;有时会走到宋稚绾身旁,问她饿不饿渴不渴;有时甚至把萧淑华打发走,他则抱着人回寝殿……

也不知在干什么……

听说近日东宫还频频传太医。

萧漠承和惠贵妃原本还紧张得不行,生怕是宋稚绾身子有何不适。

没成想一问,竟是太子。

这可少见,萧琰这些年传过太医的次数屈指可数。

萧漠承叫来张院判回话,一问才知晓,说是太子忧思过度,才犯了头疼病,这病倒是无大碍,只要心绪放宽些便可解了。

萧漠承惦记着儿子,便把人叫到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