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265 真实目的(第2页)

未及半月,常孤雏己平虾夷,倭国天皇大骇。

天皇急遣军北上,以阻辽东军。

倭国天皇忧色满面,于殿中急召群臣,曰:“常孤雏势盛,己平虾夷,其锋将临,为之奈何?”

言辞焦灼,神色仓皇,盼臣下速献良策以解此危。

倭国一臣子趋前,拱手急奏:“陛下,明军势大,我军难敌。足利义满控幕府之权,拥兵自重。今宜与之联合,共御明军,方有退敌之机,望陛下明察。”

天皇闻臣言,觉有理,遂急遣精明使臣,携重礼,星夜兼程往足利义满处。使臣至,恭行大礼,曰:“今明军压境,危及贵我。敝国天皇盼与公联合御敌,共商良策,以保疆土。”

曩者,倭国以为明军入倭,必因人生地疏而难成势。然今明军登岛,方觉辽东军战力之强,首如降维而击,实出倭人所料。

蓝玉于南境,与足利义满连番鏖战,凡十余役。蓝玉用兵如神,麾下将士奋勇无前。足利义满虽竭力抵御,终难抗衡,其势渐颓,部众溃散,一败涂地。

辽东军行三光之举,倭国军民皆觉绝望。

应天府皇宫内,朱元璋传诏,宣徐达、常遇春入宫。

马皇后于坤宁宫备下满桌佳肴。常遇春、徐达入宫坐定,遂与朱元璋一同举杯共酌。

朱元璋笑言:“遇春,小孤雏此子,行事之狠,竟甚于汝。所行三光之策,抢光、杀光、烧光,真似承汝衣钵。”

常遇春面色赧然,拱手道:“陛下,臣不过杀俘而己,与这小子行径大不相同。”

徐达笑曰:“汝父子二人,实乃五十步笑百步耳。”

常遇春愤然道:“怎讲?难道倭国诸般恶徒,杀之不该耶?”

朱元璋摆手道:“罢了罢了,汝急甚?杀之固当。倭寇扰我中原沿海久矣,今小孤雏此子,也算是为百姓泄愤。”

旋即,朱元璋又言:“然近日流言纷起,称小孤雏此举,恐有伤天和,汝等意下如何?”

常遇春道:“何谓有伤天和?倭国倭寇害我中国百姓久矣,未见其遭天罚,此说纯属子虚乌有!”

朱元璋喟然叹曰:“实则此番吾许其征伐倭国,最要者,乃为倭国金银矿也。”

徐达、常遇春闻之,皆面露惑色。

朱元璋解说道:“小孤雏言,倭国银矿颇丰,足供开采百年,金矿储量亦可观。且其称,今大明宝钞,时日一久,必致钱贱,除非有物为锚。”

徐达问曰:“此锚定物为何?莫非便是金银乎?”

朱元璋颔首道:“然,正是金银。概言之,日后大明宝钞与金银相系,依钞面之值兑相应金银。如此,百姓信宝钞,宝钞有信,方可稳行于世。”

徐达、常遇春亦知,今大明铜矿产量不丰,宝钞面值欲兑等额铜钱,实有难处。是以百姓于宝钞,信之不笃。间或,持宝钞购物,按面值难购等量之物,需多予方可与以铜钱购者同。

徐达叹道:“小孤雏此子,脑窍不知何以如此。往昔为将帅,尽显其才;至辽东,又展治地之能;今于经济之道,亦颇有见地,莫不是文曲星转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