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真实目的
朱元璋眉头微皱,抬手轻摆,朗声道:“好了好了,休要再吵!常遇春,朝堂之上,理应出言谨慎,切不可如此莽撞胡言。^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此乃议政之所,需以理服人,非是肆意宣泄之地。” 常遇春闻得朱元璋训诫,脸上先是一赧,随即嘿嘿一笑,单膝跪地,抱拳拱手道:“陛下训斥得极是,臣一时情急,口不择言,实乃不该,今己知罪,还望陛下宽宥。”
孔希学见状,心中一凉,眼睁睁瞧着朱元璋与常遇春这般互动,分明未见圣上对常遇春有丝毫真怒苛责之意。
他不禁面色如霜,嘴角耷拉,满脸尽是苦涩,心中埋怨顿生,却又不敢发作,只得暗暗咬了咬牙,那副苦相愈发显得可怜,仿佛满心委屈都化作了无言的愤懑,郁结于面。
朱元璋目光如电,不经意间瞥见孔希学那副苦脸,心中微凛,脸色陡然一沉,目光首首逼视过去,沉声问道:“孔爱卿,咱观你神色有异,面露委屈之态,这究竟是怎么了?但说无妨。”
孔希学心头一紧,忙不迭整了整衣冠,强颜笑道:“陛下,臣实无他事,许是近日操劳过度,偶感风寒,身子有些不适罢了,劳陛下挂念。”
言罢,还佯装微微咳嗽了两声。.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既如此,孔爱卿身子不爽,便回家好生休养几日。朝堂诸事虽重,然爱卿身体康健亦不可轻忽。”
言罢,高声唤道:“来人,送孔爱卿出宫,切莫有丝毫懈怠。”
孔希学无奈,幽幽叹了一口气,神色黯然,只得拖着略显沉重的步子,随着宫人缓缓退出奉天殿。
朱元璋身为开国之雄主,天纵英明,睿察秋毫,于孰轻孰重,心中洞若观火。深知治天下之道,儒家学说不可或缺,其仁政礼义,可化万民、安社稷、兴教化,乃治国之根本纲常。
然与此同时,他亦明晓,若无军队之威慑,西海难平,边疆不稳,社稷根基便如累卵。是以,虽用儒术以润民心、导民性,却绝不舍军队之雄威。以武为盾,以文为剑,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守此锦绣江山,保大明千秋万代,基业永固。
朱元璋亦深知,此番灭倭之役,必令诸般番邦惶惶难安。然为践常孤雏所言之事,纵使前路荆棘、风险丛生,朱元璋亦毅然决然,矢志支持此役,毫不退缩。
胡惟庸未言,思常孤雏此次对倭行三光之策,可作把柄,日后便好制之。-1¢6·k-a-n.s!h·u_.¨c¢o!m_
然唐胜宗竟未为常孤雏设障,胡惟庸心有不悦。
此次灭倭之战,唐胜宗为督军,纵常孤雏势盛,亦无需惧之若此。
孟穆特闻常孤雏往征倭国,遂起心思。
常孤雏登陆虾夷,此地皆松散部落,实不堪一击。
虾夷之称,源于日本。古时日本大和人对北方阿伊努等未开化民族称“虾夷”。阿伊努人体毛旺盛如虾须,或因居近海多产虾,被唤作“虾夷”。“虾夷”所指地域,随日本扩张,从本州东北扩至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