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暗流涌动,影中窥真
赵玄牺牲后第三日清晨,郭清蹲在江边石滩上,指腹反复摩挲着掌心里那截染血的衣袖。
鱼腥味早被晨风吹散了,只余下布料经纬间凝固的暗红,像道永远结不了痂的伤口。
“清哥,鱼要焦了。“四喜的小脑袋从竹架后探出来,额前的小辫沾着烤焦的鱼鳞渣。
他身后,李三水正手忙脚乱地翻转铁签上的鲥鱼,油星子溅在他粗布短衫上,倒比平时多了几分活气——这是赵玄走后,村里头回升起炊烟。
郭清把衣袖收进怀里,站起身时膝盖传来钝痛。
三日前跪在祠堂青石板上的痕迹还在,像块烧红的炭嵌在骨缝里。
他抬头望向江面,阳光正把江水揉成金箔,可就在方才蹲坐的片刻,他分明感觉到水下有凉意顺着石缝爬上来,像谁在暗处拽他的裤脚。
“官船!“李三水突然喊了一嗓子。
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
逆江而上的黑帆在晨雾里撕开道口子,船身漆着朱红水纹,桅杆顶端飘着巴掌大的玄色令旗——那是刑部密探的标记。
郭清望着船舷上垂落的青铜锚链,听着铁链摩擦木舷的吱呀声,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
“清。“柳如烟的手搭在他胳膊上,符袋里的铜钱串子轻轻晃动,“周阿姊说......“
“那人气机不对。“周九娘不知何时站到了他们身后,她手里还攥着方才逗螃蟹的草茎,此刻却攥得指节发白,“像块浸在污水里的玉,表面干净,里头全烂了。“
官船靠岸的声响惊飞了滩涂上的水鸟。
最先跨下来的是个穿青袍的男子,腰间玉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眼尾挑得极利,扫过人群时像把淬毒的刀。
“在下刑部萧砚。“他抬手按住腰间玉牌,“奉命查办赵玄失踪一案。“
“赵捕头是为守江献身的。“郭清往前走了半步,御神印在怀中发烫,“大人要查什么?“
萧砚的目光在他衣襟上停留了一瞬——那里还沾着赵玄消散时溅的血。“自然是查他如何'献身'。“他笑了笑,那笑意没进眼底,“毕竟三日前有人亲眼看见,赵玄是自己撞进光门里的。“
江风卷着烤鱼香扑过来,郭清却觉得喉头发苦。
他想起赵玄最后那句“帮我关门“,想起那片消散前褪成淡粉的青纹——像极了剖鱼时被鳞片划破的小伤口。
“萧大人不妨去祠堂看看。“柳如烟突然开口,她把符袋系得更紧了些,“赵捕头留下的血灯还在,或许能照见些什么。“
萧砚的瞳孔缩了缩,很快又恢复成漫不经心的模样:“好,有劳带路。“他转身时,青袍下摆扫过岸边水洼,惊起一串浑浊的水花。
日头西斜时,郭清蹲在柳如烟的竹屋门槛上,看她借着月光翻那本泛黄的《山海异志》。
林三槐塞给她的木简就摊在两人中间,刻痕里还沾着老人临终前的血,此刻在月光下泛着暗紫。
“你看。“柳如烟的指尖停在某一页,“江底神庙的石碑符文,和这个几乎一样。“她又把木简往月光下挪了挪,“但多了道血线——贯穿生死门的血线。“
郭清凑近去看,古籍上的符文像盘绕的蛇,木简上的却多了道直棱棱的刻痕,像把刀劈开混沌。“赵玄背上的青纹......“他想起那日在祠堂,赵玄后背上爬满的纹路,“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血线?“
“是。“柳如烟合上书本,指节抵着眉心,“林老临终前看你的眼神......他是在告诉你,这不是意外。
赵玄,还有那些消失的守江人,他们的血脉里早被种下了标记。“
竹屋外传来夜枭的啼叫。
郭清摸出怀里的御神印,云纹烫得他掌心发红。
赵玄剖鱼时溅在他身上的鱼腥味突然清晰起来,混着血锈味,在喉咙里结成块。
“所以他不是自愿的?“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发哑,“是被选中的?“
“或许更早。“柳如烟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从他出生在江边,从他接过巡江刀的那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