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制造恐慌(第2页)

有个叫阿竹的少女,是从第三个被屠戮的镇子逃出来的。她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弟弟,母亲的血染红了她半边衣襟。起初她还敢和其他难民搭伙,可每到一个地方,只要人一多,那些明兵就会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举着刀喊杀。她不明白,自己从未见过倭寇,更没烧过明朝的房子,为什么那些穿着明晃晃铠甲的人,看她的眼神像看一块待宰的肉。

这天,阿竹跟着一群难民躲进了山脚下的废弃神社。神社的木柱上还刻着“国泰民安”的字样,可现在,柱脚都成了难民们蜷缩的地方。有个老婆婆分给她半块麦饼,说这里离京都近了,或许能安全些。阿竹咬着饼,看着弟弟干裂的嘴唇,心里刚升起一丝暖意,就听见神社外传来了马蹄声。

她猛地抬头,看见月光下,那个总是站在高处的明将正勒马而立。他穿着亮得晃眼的铠甲,手里端着个酒葫芦,眼神淡淡地扫过神社里的人,像在清点谷仓里的稻子。

“将军,人差不多了。”旁边的士兵低声说。

吴惟忠饮了口酒,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起萧如薰的嘱托,想起家里等待封赏的妻儿,想起那些在东南沿海被倭寇钉在门板上的百姓。这些念头像冰块,瞬间压下了心底一闪而过的异样。

“动手。”他说。

刀光再次亮起时,阿竹下意识地将弟弟死死护在怀里。她听见老婆婆的惨叫,听见男人们的怒吼,也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混乱中,有人拽住她的头发将她拖出去,她看见那个明将还站在原地,酒葫芦里的酒洒出来,滴在神社的青石板上,很快被染红了。

不知过了多久,阿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弟弟没了气息,她的腿被砍了一刀,血顺着裤管往地上淌。远处,明兵们正驮着抢来的财物列队离开,火把的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

吴惟忠回头望了一眼火光中的神社,调转马头。他知道,明天又会有新的难民涌向京都,将这里的惨状告诉更多人。恐慌会像藤蔓,紧紧缠住那些高居上位者的心脏,让他们方寸大乱。

“离京都还有多少路?”他问副将。

“快了将军,最多五日路程。”

吴惟忠点点头,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京都城门,看到了那个所谓的“天皇”跪在自己面前,看到了紫禁城里属于公爵的位置。

至于那些倒在血泊里的身影,那些像阿竹一样失去一切的人,不过是这场功业里,该被清扫的尘埃罢了。

大军继续前行,马蹄声敲在日本的土地上,像在为一场更大的风暴,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