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孔老二

十月底,秋风萧瑟,寒意渐浓。

萧如薰的大军抵达了山东曲阜。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孔家的根基所在,而曲阜县的县令一职,也一直被孔家人所霸占。

“孔老二?”

萧如薰轻声嘀咕,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

大军在曲阜城外三十里处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宛如一座移动的山岳。太子出巡的仪仗也在此时被架设起来,旗帜飘扬,金鼓齐鸣,好不威风。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大军并未派人前去通知孔家。

孔家的当家人,衍圣公孔尚贤,很快便得知了太子驾临的消息。他心中不禁有些郁闷,按理说,衍圣公乃是大明朝廷册封的爵位,太子亲临曲阜,孔家理应前去觐见。

可如今的情况却有些棘手,因为监国的福王也派了人在此。这让孔尚贤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尴尬的局面。

“衍圣公,总得拿个主意吧?”

曲阜县令孔安良把太子在城外的事汇报给了孔尚贤。

孔家传承千年,可没有傻子。

太子好对付,可萧如薰绝对不好对付。

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孤身对付全天下士大夫,杀的人头滚滚的萧如薰绝对不好惹。

不过识时务永远是孔家的优点。

从宋朝起,“衍圣公”的头衔就成了孔氏家族的政治投机招牌。八百年间,城头变幻大王旗,从辽金铁蹄到蒙元弯刀,从朱明龙袍到满清顶戴,孔府的红漆大门永远朝着新主子敞开。他们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生存哲学——谁坐上龙椅,就立刻捧出“正统”的道义牌坊,用三跪九叩的姿态换取免税田产、世袭爵位。

这种“墙头草”式的生存策略,本质上是将祖宗牌位当作政治筹码。当蒙古铁骑踏碎中原,孔家率先承认元朝正统;清军入关尚未站稳脚跟,衍圣公便急不可耐地奉上《初进表文》,高呼“万国仰维新之治”。他们口中的“仁义礼智”,在改朝换代的关头总能灵活变通,唯独对自家的特权待遇寸步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