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1244章 调整政策(第2页)

“师兄教我!如此……如此怎能避免此事”朱敏澄连忙起身,朝着孙镐就是一礼,诚恳询问。“王爷不必如此,今日我来见王爷既然提及此事,自然会为王爷排忧解难。”孙镐不等朱敏澄礼全连忙拦住,身子也往一旁避了避。

“师兄啊师兄,你今日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不是你看得透彻,或许我到最后还没醒悟过来呢。”朱敏澄感慨道,并为刚才对孙镐表现不满而不由得羞愧。

孙镐安慰了朱敏澄几句,说自己因为是初来乍到,所谓旁观者清这才能发现这点,这其实也不怪朱敏澄,更不怪王府的其他官员,毕竟从表面来看,如今宋国发展的确迅猛,一切都表现得蒸蒸日上,谁又能在繁荣的表面之下看到隐患呢就算是自己也是在外人的角度才发现的,假如自己从一开始就来到宋国,或许也没醒悟过来呢。

“师兄此言谦虚了,师兄之能我是清楚的,既然师兄看到了问题,还请教我才是!”

“王爷不必焦虑,其实如今问题还不算大,远没到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安慰了朱敏澄一句,孙镐道:“刚才我所说都是建立在金矿枯竭的基础上,只要金矿还在继续开采,短时间内宋国不会出现大问题。可话又说回来,这问题的确又存在,要改变这些还是宜早不宜迟,如等不可收拾再想办法,为时就晚了。”

朱敏澄连连点头,询问具体应该怎么做。

孙镐道:“其实要改变这个状况,臣的建议就是立即鼓励农业,暂缓接受新移民,或者说减少移民的输入。”

“具体呢”

孙镐道:“原本移民宋国就有政策,按照每户分拨农田和免减税赋,这些宋国从一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但做虽做了,可之后的实施却不到位,从而导致所分的农田大量荒废,新移民丢下田地跑去淘金,这完全背离了移民的初衷。”

“王爷可以下令对其进行强行限制,但考虑到目前实际情况,完全杜绝淘金也是不太可能。既然金矿摆在那边,如果限制移民淘金,必然会产生激烈反对,这对于宋国也不是什么好事。”

“按照限制,移民每户最多只能一人从事淘金,而必须在宋国衙门进行登记获得资格,同时加强金矿那边的管理,以发放淘金名额来限制。一旦超出这个数字,或者擅自在没有名额的情况下私下淘金,就直接违背了刑律,王爷自然可以正当处置。”

“这样一来,至少就能保证所发放的田地正常耕作,同时也能限制金矿那边无限度的大肆开采,延缓金矿枯竭的时间。等过上几年,农业恢复,能做到自给自足后,如此危机就能减轻。”

“那么为何要减少移民数额呢”朱敏澄问道。

孙镐笑道:“王爷难道不觉得现在宋国的移民增长数太快了么虽说宋国初建的确需要人,但人一下子太多先不说宋国的承受能力,这些人良莠不齐也是个麻烦。不仅会带来许多生活问题,尤其是对宋国治安更是压力。这些日子臣在各处也时常见到打架斗殴的情况发生,而以眼下宋国的衙门能力来说,对这些情况没办法完全治理,假如任凭其发展下去,等人口越来越多,更会进一步恶化。与其如此,倒不如先缓一缓,稳住根基后再逐步接纳更好些。”

朱敏澄凝神想了想微微点头,但觉得一下子减少移民恐怕也难,毕竟大明那边移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他不可能直接拒绝。对此孙镐建议可以把部分移民交由北方的永国,反正永国那边缺人严重,巴不得有多些人呢。至于宋国这边,能少些也好,而且对后面来的移民限制更要严格些,编户齐民的政策必须做到完善,人越多越要防备这些,如此就能减少影响。

此外,除了农业必须发展和保证自给自足外,对于工业和手工方面也要想办法发展。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就是这个道理,北方的永国都能想办法通过当地森林茂密木料不缺的现状打起了建造船只的主意,为何宋国也不能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开掘财路呢

金矿终究是会挖完的,可产业却能持久。这些产业可不是什么酒楼、妓院等娱乐场所,是指各种工坊和手工业。

大明本在这个世界是最先进的国家,大明的货物在欧罗巴向来抢手的很。虽然新大陆这边没办法自己种植茶叶,或者养蚕纺丝,可不代表不能干其他啊!

大明的手工业多了去了,其他方面的特产同样也是欧罗巴诸国供不应求的,其中就包括瓷器和其他产业,这些在新大陆同样可以尝试做一做,反正朱敏澄手下不缺工匠,就算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以朱敏澄的身份从大明那边讨要一二来也是不难,一旦成功,不比未来坐吃山空来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