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不想吃鱼 作品

70. 第 70 章

    叶瑾翻身上马,回头一眼,眼神极深:“我去接沈淮序。”

    “他还在安国公军中?”

    “不清楚,所以才需要前往,我担心他折返途中出事。”她语调低沉,“我要去找他。”

    孙芳琼皱眉:“你一人前去,太险了。”

    “放心,不会有事的,而且我也相信沈淮序会有应对。此时,安国公可能顾不过来他。”叶瑾回身拉紧缰绳,“不过,今夜之后,沧都会变。他若有失……这一局也就输了。”

    她说罢,猛然拨马,消失在林间夜路。

    孙芳琼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眸光一敛,藏起担忧,转身踏入林后小径。她还有自己的任务——将这枚沉甸甸的密匣。

    ……

    与此同时,太傅府。

    夜已深,书房内却依旧灯火未熄。

    太傅独坐案前,执笔未落,烛影在他眼中摇曳,映出几许沉重的思绪。

    今夜城中风云骤起,他虽未身涉其间,却早已嗅出血雨欲来。他本在等皇帝的反应,更在权衡自己该走的下一步——

    “祖父。”

    一道低沉清朗的声音,突兀响起于寂静之中。

    太傅猛然转首。

    不知何时,温懿竟已站在了书房内,身上披着湿风带雨的黑衣,面色冷峻,眉眼间满是连夜奔袭的疲色。

    原来不知几时,沧都下起了雨。

    太傅眼中微露惊色,继而叹息:“臭小子……你果然没死?”

    温懿轻轻一笑,却不答话,只道:“祖父,随我走。此刻就离开。”

    太傅皱眉,眼底沉色更重:“你为何而来?”

    “太子已彻底失控。”温懿简短而直接,“他虽未顾得上您,但他母族那边……已经开始盯人。若您还留在沧都,太子不会放过您。”

    太傅盯着他看了片刻,终是缓缓站起,抬手从案后取出一只早已备好的小匣与披风:“我知道会有这一天。”

    他一边披衣,一边看着温懿,声音不带情绪:“我教出来的太子,如今成了这般模样,老夫自知有责。可要我眼睁睁看他祸乱天下……我不能。”

    “密匣的事,你知了吧。”

    温懿颔首:“我见到了顾言,也见到了密匣。”

    “那就好。”太傅将手中物件一一收整,动作利落干脆,“我们走。”

    两人无声离开书房,从偏门而出。太傅府深夜无灯,亦无人察觉他们的离开。

    后巷中,温懿安排好的马车悄然等候。马车启动之时,沧都远处鼓角已隐隐作响。

    风起,乱世将临。祖孙二人未再言语,身影消失在夜色与风雨之间。

    浓墨一样的夜渐渐变得灰白,林间的晨雾被微光渐次撕开,远方的沧都仍在风雨欲来的喧乱边缘,而城外这片林道间,却冷寂得只余虫鸣与风声。

    沈淮序背靠树干,一言不发,眉头紧蹙,神色沉冷。双手握拳垂在身侧,身形沉静如雕像,他虽静立不动,手心却早已握出汗来。

    他们约定的是——天亮前汇合。

    可夜色已深,那条本该出现她身影的路,依旧寂静无声。

    不远处,绿芜站在坡口,身子微探,不断向林道尽头张望。披风下的手悄悄握紧,指节微白。

    “她说……天亮前回来。”风佛过树悄,树叶沙沙作响,绿芜低声呢喃,“现在离天亮不到一个时辰了……”

    沈淮序依旧未应,右手下意识地抚过佩剑,指节微绷,显然已压抑良久的情绪开始浮动。

    绿芜转身看向沈淮序,声音忍不住低了些:“若她遇到伏杀……或者被困……”

    “不会。”沈淮序能听出绿芜语气中的不满,因为叶瑾是代替了他去做危险的事情,他很坚定地道,“她说了能回来,就一定会回来。”

    话虽如此,他那挺直的脊背,仍分毫未松。

    风吹过树梢,枝叶摇曳出簌簌响声,林间更显空寂。

    绿芜垂下头,声音几不可闻:“我恨我自己,恨自己除了在这里等着,什么都做不了。”

    “阿瑾自从来到沧都城就一直在铺局,每一步都要顾虑人、顾虑身份、顾虑余地……我们却只能在旁边看着她独自撑着。”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隐忍的锋锐:“这样的时刻,玉婷玉婵也能帮上许多忙。若我也会武,便能像孙姨那样替她分忧……她就不必什么事都自己扛。”

    沈淮序沉默片刻,终是低声道:“她从没觉得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也不会把危险留给你们。叶瑾在沧都能行事顺利,也是有你们所有人的帮助,同时也撑起她所有对外联络的根系。”

    他转过身,眼神清明如月:“她从不会以能否执刀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重要。你若信她,就该知道——你在她心中的位置,不比孙芳琼轻。”

    绿芜怔住。

    “她确实是这样的人。”绿芜终于转过头来,眼中一片清明,“我们能活到现在,是她替我们争出来的命,我不想只是被她保护。”虽然年纪大了,但绿芜想,在之后的日子,她也要成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