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朝官社区(第2页)
“臣陈子龙遵命!”
“臣张煌言遵命!”
“好,你们三位明日上任,接收顺天府,衙门各员你们可以推荐,黄维之,明天安排兵马护送三位大人赴任!”
“好的王爷。”黄维之答应着。
“黄维之,明天安排人从义军中选拔军士加入亲卫军,这项工作要快,可以多派些人,12路人马同时进行;安排人封锁、搜查多尔衮、豪格、多铎等清廷高官的宅第,还有就是降清的汉臣,人数太多,我们也不能全都杀掉,一会儿我们商量一个名单,明天一早拘捕、抄家、封宅;将大小时雍坊的道路封闭起来,孤要对这一片的住宅进行改造。”
“金声,明天你上任后要出榜安民,大兴、宛平两县配合,在城内先设施粥厂,然后组织流民当中的青壮以工代赈,同时将京师的养济院恢复起来,将市面上的老幼病残收留起来。
大兴、宛平两县还要抓紧接收清廷圈占的土地,能确认原主的归还原主,不能确认或无人认领的先收归官府,将来由生产建设兵团耕种。
哦,今年只是看看有没有田地收获了,耕种粮食是明年的事情,但这个时节可以栽种萝卜、胡萝卜、白菜等等,入冬前能收获多少是多少,能减少粮食消耗。
估计顺天府下辖各州县也是人口锐减,要想办法收拢百姓。要抓紧登记造册,然后清丈田亩,分田地给百姓耕种,孤会安排山东方面的人尽快来京师,协助顺天府推广山东方面的治理模式;
顺天府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清廷占据的民房归还原主,但要防止一些人冒领,如何确认房产的原主,你们要开动脑筋;
大小时雍坊、阜财坊、南薰坊、明时坊、澄清坊、黄华坊的房产不再归还原主,算是朝廷征用,如果原主索要,按每间房屋三两到五两银子的价格补偿赎买。”
“朱杨、朱机,抓紧将这段时间的军功奖赏落实下去,然后朱机部进军大同,朱杨部进军宣府。”
“黄维之,你还要安排人负责通州到京师的粮草运送,等义勇军完成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之后,要派人疏通通惠河,一定要能够用驳船运输粮食入京。”
“郑大人、史大人、陈大人,明日三位带人接收六部官衙。基本上就这些,大家考虑一下各自任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
“殿下,大小时雍坊等地封闭起来作何用途?为啥不一起归还原主?”郑三俊问道。
“孤要将大小时雍坊改造成朝官社区,就是把这一带的房产按照朝廷规制进行修葺或重建,将来朝官按品级分配各种规制的住宅居住,就不用各位朝官买房租房了,孤甚至想,将来朝官府中各种花费全部由朝廷负责,就连府上的佣人都由朝廷负责,也就是说朝官们平时不用花费一分银子用于生活,不是很多人说京师居大不易吗?本朝就要打破这种说法,让本朝的朝官不再为柴米油盐操心。”
“所有朝官都住在这里?”史可法问道。
“对呀,整个朝官社区由锦衣卫负责安全保卫问题,朝官们不用为家人以及财产担心,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一心处理公务即可。”